台湾行政院早前公告,美国对台加征20%对等关税生效后,将造成超过四万人失业。网民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官方少报了人数。

台湾行政院发言人李慧芝星期三(8月6日)在官网发布的新闻稿中说,行政院台美经贸工作小组先前已对外说明,因台美尚未完成协议,美方先对台湾公布20%的“暂时性税率”,台方谈判团队持续与美方磋商,争取更合理的对等关税税率,因此8月7日并不是台美关税谈判的截止日。

李慧芝指出,透过持续谈判及磋商,台湾适用的关税税率,已由4月2日公告的32%调降至20%。政府估算,关税税率的调降对台湾产值、GDP及就业的影响将减缓约五成,产值损失从“负4.6%至负4.85%”缩减为“负1.6%至负2.52%”;GDP影响从“负1.1%至负3.12%”降为“负0.4%至负1.62%”;工业就业影响人口则从“12.5万人”降为“4.2万人至5.9万人”。

台湾在野的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星期五(8日)在脸书发文称,关税挑战爆发四个月,政府到现在只有黑箱、只有卖台,没有任何产业指引,没有任何应对计划。如今,行政院也承认美国20%对等关税一旦生效,约4万2000人面临减薪、失业,产值损失1.6%以上。

她也提到,台湾的高阶制造能力外流,转往美国,本地工厂被降为备援,冲击台湾就业与GDP。整体产业链的打击、中上游厂商受损,许多未设厂产业链面临课税与转单危机。台湾在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中心地位遭严重削弱,直接冲击台湾的国际战略价值。

另据台湾联合新闻网和中时新闻网报道,不少网民质疑官方数字过于保守,有人直言“是不是少算一个零”。有人认为就算四万也非全是台湾籍劳工,称“外劳没工作解约回国就好”。还有人则表示,“服务业缺工刚好补上”。

美国关税措施传出叠加课题后,台湾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星期五在官网发新闻稿称,涉台关税为产品的原有最惠待遇(MFN)关税叠加暂时性对等关税税率20%。

在野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指,“这种‘暂时’的惊喜到底还有多少,台湾人民普遍没人知道,也无从得知。在赖政府执政下,真的是没有最黑箱、只有更黑箱!”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