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星期四(7月31日)公布台湾对等关税率为20%,台湾赖清德称这只是“暂时性关税”,后续谈判会争取更有利的税率;在野党抨击赖政府的关税谈判,是重大挫败和黑箱作业。受访学者认为,台湾想要再降低关税,势必要付出更大代价。
台湾行政院星期四透露,台美关税已完成技术性磋商,正研议联合声明。但白宫在官网公布各经济体的关税,台湾税率为20%,未见联合声明。
赖清德星期五透过脸书和“因应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记者会强调,美国对台关税从4月初的32%降到20%,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不过,最终总结会议尚未进行,故20%是“暂时性关税”,只要后续达成协议,可望再调降税率。
他说,台美双方后续也将就供应链合作,以及232条款(半导体等国安机敏产品)相关议题一併磋商。
台湾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的美国关税率都是15%,比台湾低。台湾机械等传统产业愁云惨雾,担忧这对产业竞争力造成重大冲击。
赖清德说,除受冲击的产业、个别厂商,行政院的中小微型企业支持方案也会予以协助,调整产业竞争力跟升级转型。
为了争取美国调降关税,传出台湾要投资美国4000亿美元。赖清德对此未正面回应,只说国际经贸谈判惯例都签有保密协定,确定最终税率前不得公布细节,但最后一定会向立法院报告,呼吁在野党不宜贸然定位这次谈判的成败。
赖清德称,谈判最终目标是争取合理且对台有利的税率,同时也争取232调查对台湾资通讯(ICT)产业、电子零组件产业不至于造成冲击;也希望在谈判过程中,深化台美经贸合作,促进在国安、科技以及多元领域的合作,这是谈判的另外一个目标。
亲绿《自由时报》引述不具名决策官员分析,修改后的税率将适用于行政命令签署七天后(不含当日)凌晨0时01分正式生效;台湾还有一周时间可努力与美国达成协议,最终税率大有机会可以调降。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吴大任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台湾想要再降关税,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特朗普政府的谈判方式是一个百分点、一个百分点跟你谈,每降一个百分点要付出多少的代价,台湾要再争取降税未必是好事,重点是能否承受这个代价?”
他指出,很明确的是下半年台湾出口就会开始衰退,厂商订单减少,或降低产能或停工,导致无薪假、失业潮的出现。民众对所得有不确定性后,会减少消费,最后会影响内需产业。
“新台币强势升值12%,厂商自然会找适合的生产地,半导体到美国投资会越来越大,代表台湾民间投资显著下降,未来三年、五年乃至十年的经济成长动能都有负面影响”。
台北股市星期五开盘重挫370点,但在国安基金拉抬下,跌幅逐渐收敛,终场下跌0.46%,以23434.38点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