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 验证防御地球可行性

(合肥综合讯)针对潜在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威胁,中国正规划撞击一颗小行星,借此验证改变小行星轨道、让它几十年内无法撞击地球的防御方案可行性。

综合中新社和央视新闻报道,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星期五(9月5日)在安徽省会合肥举行的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上说,中国正规划对一颗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任务,验证小行星防御方案可行性。

吴伟仁介绍,这项任务拟采用“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期抵达对目标小行星进行抵近观测,获取详细特性参数后,撞击器对小行星实施高速撞击。撞击全过程将通过天地联合方式,采用近距离高速成像等技术,开展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观测,评估撞击效果。

中国官媒解读称,具体而言,就是在距地球1000万公里左右的地方,对迎面来的小天体发射动能撞击器,交会后争取能产生极大动能,从而改变小天体的轨道。“比如,目前计划能够改变3到5厘米的轨道,让小行星至少几十年到100年之内不能够再撞击地球。”

报道称,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发生概率极小但破坏力巨大,被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20大灾难之首。

美国宇航局2022年已开展全球首次行星防御试验,证明了把小行星“撞走”来保护地球免受撞击的做法可行。

宇航局估计,未来100年不太可能有直径大于140米,即足以摧毁一座大城市的小行星撞上地球,但这样的灾难迟早会发生。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