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多地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超过160亿元人民币的道路损毁,凸显出气候风险正给本已疲弱的公共财政带来额外压力。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李樱在星期三(8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自入汛以来,中国华北、华东、东北等地连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3个省(区、市)的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影响,初步统计累计损毁超过160亿元。
李颖表示,交通运输部坚决贯彻“先通后畅、保障重点”原则,指导各地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通保通工作。目前,已会同财政部累计下达公路应急抢通补助资金5.4亿元,各项修复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推进。
路透社报道称,自4月以来,中国政府已新增安排58亿元人民币用于灾害救助。而中国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仅7月份,洪水、滑坡、地震和干旱等灾害就造成522亿元人民币的直接经济损失。
报道称,中国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本就背负数万亿美元债务,如今更难以应对不断增加的气候相关损失。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