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全面溃败   赖清德:检讨施政不足 调整行政立法互动

继726全面失利后,台湾绿营对七位在野国民党立法委员发动的第二轮大罢免,星期六(8月23日)再度以悬殊票数惨败,意味着针对31位国民党立委和新竹市长高虹安的罢免案全数未通过,民进党政府将继续面对立法院朝小野大局面。

台湾赖清德星期六晚在第二轮大罢免结果出炉后在总统府召开记者会,表示尊重与接受这样的结果。他说,对于他上任一年三个月施政不足之处,执政团队会做出检讨,内阁会做必要改组,并调整立法院与行政院的互动等。

赖清德也透露,行政院长卓荣泰在7月26日首轮对国民党24位立委大罢免遭遇失败后,已多次向他请辞,但考虑到台美关税谈判尚未底定,台风和豪雨的灾后重建,以及包括明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等都在立法院审议,他希望卓荣泰继续坚守岗位、承担重任。

在国民党31位立委全数安然度过危机后,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星期六突然宣布,国民党下来将迎接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重返执政的挑战,此刻是他“顺利交棒、放心交棒”的时刻,他诚挚呼吁台中市长卢秀燕接下党主席职位,承担更多的重责大任。不过,截至发稿,卢秀燕尚未回应。

为扭转立法院朝小野大的政治结构,绿营积极连署罢免国民党区域立委,其中31位立委通过罢免连署门槛。但7月26日和8月23日的两轮投票,国民党31位立委都安全过关,历时一年多的大罢免纷争终于落幕。

对于下来的施政方向,赖清德在记者会上说,执政团队会做出四项调整,包括调整内阁队形,让施政更有感;调整施政顺序,更重视经济与民生等;调整行政、立法互动,期盼朝野更多对话;以及调整财政体制。

不过,国民党认为,朝野的和解要靠实际的行动,不是华而不实的空谈。在野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则质疑,即使在726首轮罢免失败后,卓荣泰内阁仍无视立法院三读通过的法律,不符赖清德提出的“调整行政、立法互动”。

文化大学国家发展及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曲兆祥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解读,赖清德在记者会上提出的方向,唯一具体的就是内阁部分改组,但截至目前,这“好像是赖的办公室人事调整一样,与民众的期望相去甚远”,且确定留任的阁揆卓荣泰的政策方向和态度未见明显调整。

他也指出,从这两轮大罢免投票结果看,台湾选民有相当程度的理性;星期六的不同意罢免票数比同意票数多出一倍左右,赖政府应主动向在野党递出橄榄枝,为台湾的未来出路表达协商的诚意。

另一方面,由民众党发起的重启台湾第三座核能发电厂的公投,也在星期六投票。同意票达到434万1432张,不同意票151万1693张。要通过公投,必须有四分之一有投票权者投下同意票,即达到500万523张同意票的门槛,因此公投未通过。

民进党相关人士认为,在国民党和民众党合作之下,重启核三公投未通过,是民众党主席黄国昌的重大失败。但民众党则称,同意票达到不同意票的近三倍,意在鞭策政府要让能源转型加快脚步。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