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都北京市近日遭遇持续七天的极端强降雨引发灾情,因灾死亡人数从官媒早前报道的30人,增至星期四(7月31日)最新通报的44人,其中密云区一家养老院就有31人遇难。官方对防汛救灾工作表明“还有不足”,承认避险转移预案有漏洞。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夏林茂,星期四在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灾情最新情况,并带领现场全体人员起立,为遇难者默哀。
截至当天中午12时,全北京市因灾死亡44人;另有九人失踪失联,当中四人是一线抢险救援的中共村支部书记。初步统计,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30多万人受灾,2万4000间房屋受损。
针对本轮强降雨造成灾害损失大、伤亡多,夏林茂表示,“我们工作还有不足,在树立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方面还有差距,对极端天气的预报预警能力不足,防灾减灾预案编制的不够完善,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还存有短板”。
北京市从上周三(23日)至本周二(29日)经历了极端强降雨,持续了147个小时,造成密云、怀柔、平谷和延庆等北部山区突发山洪。
密云成重灾区,全区11.3万群众受灾,因灾死亡37人,其中31人来自太师屯镇养老照料中心,中心周一(28日)被洪水淹没,成为灾情焦点。
中共密云区委书记余卫国叙述养老中心受灾经过时称,当天共有77人,其中工作人员八名、69位老人,老人中有失能半失能的55人。
余卫国反思,工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地方,汛期前按照工作预案,根据天气预警情况,提前对险村险户统计台账上的群众进行避险转移,全区共转移205个村、1万6000余人。但他也指出,长期以来养老中心所在的镇中心区域都是安全的,预案没有将它列入转移范围,“这说明我们的预案是有漏洞的”。
领导人委派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星期一晚率有关部门官员,赶赴密云区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张国清要求当地官员要强化监测预警,提前果断采取应急避险措施,特别关注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群体,确保安全转移。
在养老中心附近经营饭店的一名灾民告诉《联合早报》,目前被安置在当地太师庄中学,“我现在都住这,家里那边都进不去,饭店都进不去……那里边现在都没水没电。”
北京之前也曾发生因暴雨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2023年7月底至8月初,北京遭遇140年来最大降雨,引发严重洪灾,造成至少33人遇难、18人失踪,重灾区门头沟有31万人受灾。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一天内全市平均降雨达190毫米,至少造成79人遇难,灾情严重的房山区有80万人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