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东省佛山市从星期四(7月31日)起,开展全市七天成蚊消杀行动,以加强佛山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控制成蚊密度,有效切断疫情传播途径。
佛山市政府新闻办当天在微信公众号“佛山发布”通报上述消息。
根据通报,上述行动将根据疫情发展程度把全市村(社区)分为三类,开展成蚊消杀和孳生地清理工作。
通报指出,一类村(社区)早晚各一次开展全域集中式成蚊消杀,主要以市、区级消杀队伍为主,采取集合式、围合式方法,统筹开展集中消杀;二类村(社区)主要对疫点区域重点开展成蚊消杀,早、晚一次,以区、镇(街道)级消杀队伍为主,以疫点及周边区域为重点统筹开展消杀;三类村(社区)开展外环境常态化整治和成蚊消杀,以镇(街道)、村(社区)级消杀队伍为主,以重点场所、卫生死角等区域为重点统筹开展消杀。
通报提出,所有村(社区)均开展户外整治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理孳生地;户内早晚各一次开展好群众自家室内、庭院和天台等处的成蚊灭杀,关门关窗,全村(社区)室内点蚊香,并通过装纱窗、挂蚊帐措施,达到内外同杀、灭防结合的防控效果。
通报也提及,这项行动将采取“七天七招工作法”,即家家户户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和清垃圾,以及人人出门涂驱蚊液,全方位杀灭蚊虫。同时在早上7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实行一早一晚灭成蚊工作。
据《广州日报》报道,截至上星期六(26日)零时,今年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
广东佛山星期三(30日)深夜发布公告,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应急预案,结合当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响应。
广东本轮基孔肯雅热疫情首先在佛山市顺德区发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言人向彭博社说,由于中国基孔肯雅热感染病例上升,计划向中国发布旅行健康通知。
自7月初发现一例感染病例以来,中国已记录近5000例这种蚊媒疾病病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它和骨痛热症一样,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均多发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