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合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两街道自来水出现明显异味,引发居民囤抢矿泉水。官方在事发三天后通报称,初判异味源自藻类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并已依法查处网传“粪水”谣言。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和良渚街道部分区域的自来水上星期三(7月16日)出现明显异味,有居民在社媒平台上反映味道恶臭,且过滤出黄色不明物质。有网民发视频显示,当地居民在超市抢购和囤积矿泉水。

余杭区政府星期六(19日)在官方微信号通报称,仁和水厂星期三8时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采样分析确认后即启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换水源。供水水质得到有效控制,出厂水质安全。

余杭区政府称,目前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是“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溯源调查中,将及时公布结果。

通报还说,目前网络谣言较多,关于“粪水”的谣言,警方已依法查处。

另据南方网报道,一则落款为余杭分局良褚派出所的“警情通报”,星期五(18日)被网民大量转发。“通报”称杭州水务集团一名刘姓干部因不满人事调动,将主城区13处水路接入粪水排污管网,祸及周边近300万居民。

杭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市公安局主办的辟谣平台同日辟谣,指上述内容不实。

财新网援引同济大学学者论文指出,硫醚类物质是水中主要致臭物质之一,这类物质气味通常被描述为化粪池味、腐臭等,它的产生与大量蓝藻分解有关。业内人士称,这类情况多发于夏天高温时期,且在富营养化水体中。

报道引述另一名供水行业专家说法称,本次事件说明余杭的水源保护和应急预案均不到位。多名良渚街道居民则认为官方信息发布滞后,水务部门应该更早向社会告知情况。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