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对中国晶片实施全球禁令,中国外长王毅星期四(5月22日)在北京同荷兰外长费尔德坎普举行会谈达成六点共识,包括同意通过现有渠道,就包括半导体技术在内的多领域合作保持密切沟通。
费尔德坎普(Caspar Veldkamp)应王毅邀请从5月21日至22日访问中国,是他去年7月出任荷兰外长后首次访华。中荷外长星期四在北京举行会谈。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发布的消息,王毅会上表示,中荷两国合作长期走在中欧合作前列,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强权霸凌正严重冲击国际贸易体制、破坏国际制度体系,北京愿同阿姆斯特丹加强沟通对话,深化务实合作,加强多边协作,为中欧关系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国际产供链稳定作出新贡献。
路透社引述费尔德坎普会上表示,欧盟和荷兰希望与中国合作应对双方共同面临的全球挑战。他续称:“我希望我们(中荷)能够利用此次访问,进一步探讨在气候、绿色转型、维护多边体系和妇女权利等议题上的更深层合作。”
费尔德坎普也表示,荷兰首相斯霍夫(Dick Schoof)期待今年晚些时候对中国进行访问。
王毅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将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中荷双边贸易额连续四年超过千亿美元,双方在农业、水利、绿色发展、高科技等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充分反映了中荷关系的韧性和活力。
王毅表示,中国已出台多项开放新举措,欢迎荷方抓住机遇,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挖掘清洁能源、绿色发展、人工智能、银发经济等领域合作潜力,同时希望荷方为中国企业在荷投资兴业提供公正、公平、非歧视营商环境。
中国曾多次批评美国向荷兰和日本等国施压,要求这些盟友加入针对北京获取尖端晶片和晶片制造设备的出口管制策略。
王毅并不点名批评美国,指个别国家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泛安全化,不但阻碍各国正常合作,也影响自身发展,带不来真正的安全。
王毅表示,中欧迎来建交50周年。荷兰作为欧盟创始和核心成员国,是“开放欧洲”的代言人和中欧合作的“门户”。希望荷方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作用,助力中欧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王毅指出,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他表示,中国愿同荷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期待荷兰积极参与中国主办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全球妇女峰会。
中荷外长在星期四的会谈中,还就乌克兰危机等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王毅会中也提到台湾问题。
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方核心利益,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胜利成果之一,构成二战后国际秩序组成部分。他表示,希望荷兰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好中荷关系政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