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宣布互降关税后,多名中国外贸业者受访时称,虽然先前搁置的大批美国订单尚未装船发货,但对美航线运费正水涨船高,预估双方同意降税的这90天会是中国今年外贸出口的最好窗口期。
供职于全球500强某跨境物流企业的张先生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以“翻天覆地”形容中美过去一个多月的关税战对两国贸易的影响,称大批中国对美出口订单处于搁置状态,对美物流业务陷入瘫痪。
尽管中美两国星期一(5月12日)承诺在90天休战期互降此前加征的高额关税,并表明将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但张先生称,截至星期三(14日)傍晚,中美货运物流订单仍没有明显起色。
他分析,中美谈判结果大幅好于业内预期,从达成协议到新规落地也需要时间,再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政策反复,“让人有点怀疑(互降关税)是不是真的”。
从事外贸近30年的商人刘朝阳受访时也说,此前暂停的美国大单与长期订单,截至星期三仍未恢复,目前也没接到来自美国的新订单。但他认为,在双方关税细则完成调整后,中美双边贸易会迅速恢复,这90天有望成为中国今年外贸的高峰期。
刘朝阳分析,即便目前美国仍对华保留30%的关税,但中国大部分商品仍具竞争力,因此业内情绪普遍乐观。
他研判,由于美国消费市场急需廉价商品供应,美国进口商会抓紧90天的窗口期补货,“沃尔玛等美国大客户已催促中国供应商尽快补货备发”。
商人郑曙光在浙江经营一家从事模具钢生产的民营企业,对美出口在关税战前稳定在每年2000万元人民币。他说,美国对华钢铝制品关税目前为70%,如果美国能取消因芬太尼加征的20%税率,那么中国钢铁在美国市场还有一定竞争力。
郑曙光在中美互降关税当晚就与美国客户商谈订单,但他在星期三向货代询价本月底中国对美集装箱货运价格时,被告知因运费上涨过快,目前无法提供月底报价。
不过,在上海从事汽车零部件贸易的喻先生认为,中美双方关税只是恢复到4月2日前的水平,仅能勉强允许贸易,相较以前几乎赚不到钱。他期盼中美能进一步协商降低关税。
多数受访者认为,中美此轮互降关税只因顾虑各自国内困难而达成暂时妥协,从长期看,特朗普仍可能在贸易领域“掀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