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双循环”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

《人民日报》星期四(5月1日)发表题为《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的评论文章。

文章称,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要深刻认识到,内部可循环、内需为主导,这是大国经济的特征和显著优势。任何时候,“双循环”是最稳定、最可靠的经济布局。

文章称,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文章写道,当前,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有效稳住经济基本盘,是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的重要着力点。面向未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定能赢得优势、赢得主动。

文章称,中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只有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着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才能始终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星期三(4月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对“十五五”(2026年至2030年)规划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强调要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因势利导对经济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