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提出严控文件和会议数量、对上级精神不刻意搞开会传达不过夜、不向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使用政务应用程序等要求。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星期三(8月6日)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通知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基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制定规定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对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明确切实精简文件,严控文件数量,地方和部门发文严格实行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发文立项制度,年度实际发文数量一般只减不增;除部署综合性工作外,地方和部门文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部署专项工作或者具体任务的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

规定也要求严控会议数量和规模规格,本系统本领域综合性工作会议,原则上每年不超过一次;对上级精神不刻意搞开会传达不过夜;严控参会人员范围、层级,只安排与会议主题密切相关的单位参加,不搞层层陪会;地方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同时讲话,主要负责同志讲话或者会议主报告不超过一小时。

规定还明确,要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上级部门到地方督查检查考核调研,不得动辄要求见主要负责同志,不得频繁要求基层填表格报材料;不得将获得领导同志批示以及在刊物和媒体刊发文章信息、经验做法等作为督查检查考核内容;不把是否开会发文、拍照留痕、制作学习笔记等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

借调干部也被规范。上级机关、单位原则上不得从县及以下单位借调干部,不得以工作专班、跟班学习、交流锻炼等名义变相借调干部;上级机关、单位从市及以上单位借调干部,应当聚焦工作急需,从严控制数量,确需借调的,借调时间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规定还规范了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除安保、应急等特殊场景规定外,其他各类政务应用程序不得设置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强制性功能;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使用政务应用程序,不得考核通报用户安装使用率,不得强制要求定期登录等;不得将点赞量、网络投票数、转发量、学习时长等作为考评依据,非必要不得强制要求下级和基层单位通过政务应用程序上传工作照片、视频和轨迹等。

规定也针对规范明晰基层权责、规范创建示范和达标活动做了要求。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