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皞天:急转直下的中国互联网环境

时间:2022-07-22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马皞天

今年上半年以来,中国热点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频发。以近一个月为例,从“6·10”唐山打人事件到“7·10”郑州便衣打维权群众事件,已经足够风起云涌;期间还夹杂着的郑州红码事件、丹东警察和北京房山警察违规事件和上海砍人事件等等,每一件都足以引爆舆论场,触动着人们早已被疫情封控折磨不堪的敏感神经。人们不满情绪加大,在网络上针砭时弊,甚至把批评直接对准政府。

网络媒体自诞生之初,就因为匿名的属性成为去中心化的舆论媒介,人们在网上畅所欲言。虽然匿名发言有时使得网络成为谣言的摇篮,但网络传媒也成了中国相对封闭的舆论体系中难得的自由天地,推动中国的政治治理向前发展。网络成了群众监督政府行使权力的平台,政府却并不乐见这种现象的出现。

中国自2010年开始实施手机号实名制度,2012年11月大陆政府十八大后,2013年9月手机号实名制借助行政规定成为强制手段。再之后,网上注册所有账号都须要手机号作为登录账号,网上一切行为都可以借助手机号追溯到真实个人。今年社会矛盾加剧以来,中国对网络的监管态势更加趋紧,似乎试图要剿灭这仅剩的一丝活力。

截至4月底,中国各大互联网传媒平台包括抖音、微博等,均推出显示IP属地的功能,借以约束网民的发言。但显示IP之举似乎并不能对网民的言论形成威慑,网民评论依然“我行我素”。

以中国外交部相关短视频下的评论为例。在“中国一不偷、二不抢、三不撒谎,完全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取得了今天的骄人成就”的一条视频下,被一名IP地址为江苏的网友评论“你们不偷不抢不撒谎,就是收割”,并获得2000个赞。评论区甚至揶揄外交部发言人为“幸福姐”,因为该发言人之前曾发言“我们为什么觉得当今生活在中国特别的幸福”。在另一条“危机时刻,祖国永远在你身后”的外交部发言视频下,一位IP地址为广西的网友评论“不在身后,我反而会自由一点”,并获得3800个赞。与之前相关短视频下时常充斥的爱国主义评论相比,对此情景,有网友不禁评论“画风怎么忽然变了”。后来,上述两条视频的“出格”评论均已被下架。

似乎是显示IP之举并不能抑制网民“出格”评论,监管部门正在从制度规定上,对此类言论釜底抽薪。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6月17日公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要求跟帖评论用户要先实名认证,才能跟帖评论,还要求对跟帖评论用户进行信用分级,对多次发表不良评论的用户还要“拉黑”。一个月后的7月12日,监管手法再次升级,哔哩哔哩发布公告称,将整治错别字来维护清朗网络空间。哔哩哔哩是中国的流媒体平台,在青年群体中占据极大市场。7月13日,中国舆论顶流微博也发布公告,宣布将整治利用“错别字”传播不良信息的清理力度。

中国互联网媒体有严苛的监管体系,据美国之音报道,每家网络公司都有自己的敏感词库,少的有5000个词,多的有几十万个词。早在互联网还算自由的2000年代,为了规避监管,网民就常常利用谐音字或错别字来发表言论,在10年前的中国网络社会中,最久负盛名的错别字用法就是用“皿煮”代指“民主”。因为网民不知道哪个词稍不留神,就触动了网管的敏感神经,所以便借用错别字、谐音字来规避监管。

在北京市今年7月初强制市民打疫苗的短视频评论下,一条IP为黑龙江560个赞的评论“个人隐私再一次被无情侵犯”的下方,一个IP为北京的网民跟评时,便用了错别字来规避监管,这名网民在跟评中纠正道:“是人券(人权),不是隐私”。显然人权在中国也是敏感的政治议题。

近期河南的红码事件和警察打维权群众事件中,也有网民用“荷兰”“和南”两词来代指河南。甚至还有网民用隐喻手法针砭时弊,在一则IP地址为河南并获得860个赞的热评中,将7·10河南警察暴力袭击维权群众称为“中原大捷”,打人便衣警察被称为“白衣军”,涉事存款被称为“缴获敌资400多亿”。可以想见,这种用隐喻手法表达不满的评论,也将在未来的评论整治范围内。

各家网络媒体加强监管之举,并非“壮士断臂”般得自我革新,而是中国网络监管机构直接授意下的结果。《北京商报》报道,去年1月至11月,国家网信办指导北京市网信办,对新浪微博实施44次处置处罚,多次予以顶格50万元罚款,累计被罚款1430万元(人民币,约296万新元)。国家网信办为大陆政府中央直属机构。不可否认,中国互联网环境的逐渐趋紧,是大陆政府中央直接授意下的结果。

中国自1996年开始构筑互联网防火长城,将谷歌、推特、维基百科和一系列外国网络媒体陆续隔绝在外。今天进一步开始构筑内部互联网长城。正像明朝在中国北部边疆修建“外长城”防范蒙古外敌,又在府城和县城大规模建筑砖石城墙的“内长城”防范盗贼和起义民众,再一次印证了“家贼难防”的历史经验。

政府遭遇公信力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政府的社会治理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仅靠堵住网民的嘴也完全于事无补。希望中国的互联网监管机构能尊重网民自由发言的权利,尊重互联网在中国政治环境下,来之不易的监督作用。

作者是中国北京审计师

政府遭遇公信力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一件新鲜事,政府的社会治理也不可能一直一帆风顺,仅靠堵住网民的嘴也完全于事无补。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