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归:每个人都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心

时间:2022-07-14 10: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与归

上一次来自遥远宇宙的照片刷屏,大概还是2019年。当年4月10日21点整,由事件视界望远镜拍摄的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M87*黑洞的照片,呈现在全球人眼前,那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拍摄的第一张黑洞照片。

今天,韦布望远镜的首秀,再次惊艳人类,那一张张璀璨的星空照片刷了屏,真的成了朋友圈的一股清流。

在赞叹星空之美的同时,不少网友表示看了之后,觉得生活中的烦恼、纠纷、悲欢不值一提。的确,宇宙之浩瀚,个人之渺小,人生之须臾,常常提醒我们要充满敬畏心,也激发着好奇心,去开阔眼界和心胸,跳出琐碎生活的樊笼。仰望星空,或许不能让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科学发现,却可以扫除一天的疲惫。

坦白说,超过99%的网友都不是物理科班出身,但这并不妨碍每一个人仰望星空的热情和激动。一位网友说,“我们最大的共同体是宇宙,不要锁在小小的悲欢里。”诚如此言。当我们为那些美轮美奂的星空由衷地发出赞美,脑海中生出一个又一个梦,星空就成了我们最大的共识、共同的追求。

星空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本身并不具备精神力量,但是人们仰望星空,却可以在壮丽浩瀚中找到满满的力量。这也触发我们去思考:星空之美是否源于人们的心灵之美?所有动物的眼睛看到的星空,也是如此美丽吗?美到底是一种客观存在,还是人类自发的心灵意识?这种天人交互,让我沉醉。

在此次韦布拍摄的照片中,其中一张的左上角有一团红雾,那是距离我们131亿光年的星云。这也就意味着,此时此刻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星云131亿年前的样子。看着它,脑海里突然就浮现一句颇具诗意的话:远方不只有远方,还有从前。从前慢,能有多慢?可以是131亿年。

小时候,在知道了光年的概念后,我常常仰望星空:是不是只要视力足够优秀,视野足够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前的一幕幕?如果将来有更先进的镜头,可以让我们看到遥远星球的生命,而他们的生活场景来自亿万年前,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那不就是一部部大自然亲自拍下的纪录片、一座座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博物馆吗?

再反过来想,如果我们到了遥远的宇宙深处,再回看“过去的地球”,那不就是在重温历史吗?我常常沉醉于这样的遐想,而这遐想给我期待和力量。或许,韦布背后的科学家群体,也有同样的力量驱动吧。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曾说,“杞人忧天”的背后隐藏着非常深刻的科学意义:做一些看起来不切合实际的、和生活没有关系的、没有什么用处的事情,担心的都是那些遥远又不着边际的事情。

这其实正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就是因为有这样的“杞人忧天”,有温饱之外的求知欲望,我们才创造了文明,才有了今天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样子。有网友说,“有的时候就在想,要是可以生在人类可以开宇宙飞船在星际遨游那个时代多好。”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就是科技发展、文明进步最原始的动力。

刘慈欣在《朝闻道》里的一个情节设定,充满了人类文明的史诗感:一只猩猩仰望星空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阈值,于是,人类的文明开始了。

所以,人和人类,都要继续看向远方,远方有从前,也有未来。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