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慧:白斩鸡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时间:2022-05-29 07:2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吴新慧:白斩鸡告诉我们的那些事

一盘嫩滑的白斩鸡,因而也告诉我们贸易全球化的运行和全球化所依赖的稳定环境。

新加坡这一周特别为鸡忙。巴刹小贩忙于多订些鲜鸡,家庭忙于购买多些鲜鸡和鸡肉,食客忙于多吃几顿鸡饭;马来西亚115家获新加坡食品局批准出口活鸡到本地的鸡农,则忙于增加活鸡供应来满足新加坡突增的需求量。大家都为赶在6月1日,马国开始暂停每月出口360万只活鸡的期限前,做认为该做的事。

经济学家常说人是经济动物,会因经济原理中的各种供需情况和行为做出本能反应。然而一盘嫩滑的白斩鸡,展现的不只是店家的诚意和手艺,背后的人工、食材准备,以及活鸡的饲料、运输,还有影响这些生产因素的气候和环境等,环环相扣所形成的时间和成本,都决定了活鸡到白斩鸡的供需和价格。

近期还有一些国家相继宣布限量或暂停出口粮食与原材料等大宗商品。全球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继5月中禁止小麦出口后,本周再宣布限制糖出口量。印度尼西亚4月底先后短暂禁止棕榈油产品与原棕油的出口。

另外一些是减少产量来应对种植成本高涨。越南咖啡与可可协会本月指出,越南的咖啡种植商面对化肥和燃油价格飙升,一些已改种较高盈利的作物如牛油果、黑胡椒和榴梿。而这可能导致越南下一季的咖啡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0%。越南是全球最大的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生产国,这种咖啡豆主要用于速溶咖啡和蒸馏咖啡。预料这类饮料成品的价格会相应上涨。

泰国首相巴育最近则建议泰国和越南携手提高大米价格,以提升两国在全球大米市场的议价能力,这必然引起人们担心全球粮食价格会再推高。在这之前,人们已担心印度在限制小麦和糖出口后,也限制大米出口,加剧全球粮食市场的不稳定。

过去两年多的冠病疫情因限制人员流动和打乱经济生产的供应链,影响了许多物资流通和生产效率,推高了生产成本。俄罗斯在乌克兰发动的战争,又进一步推高了能源价格,也使化肥、小麦,以及玉米价格飙涨。乌克兰是全球化肥及这两种谷物的主要生产国。

越南的咖啡种植商每年从乌克兰、俄罗斯及白罗斯进口大量化肥。马来西亚鸡农的养鸡饲料,主要成分来自玉米。据当地鸡农反映,饲料价格暴涨、人工短缺和气候等因素使马国的活鸡近期产量减少,国内鸡肉因而短缺,政府因此在本周一宣布从6月起暂停活鸡出口,直到马国鸡肉供应与价格恢复稳定。

一盘嫩滑的白斩鸡,因而也告诉我们贸易全球化的运行和全球化所依赖的稳定环境。

《百年早餐史》一书的法国地理历史学者及作者克里斯穹·葛塔魯(Christian Grataloup),就借欧洲人早餐桌上常见的咖啡、茶和可可饮料,梳理了欧洲在中世纪与东方贸易往来的历史和演变。尤其是大航海家哥伦布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也促进了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思想和观念的交流,甚至是传染病的越洋传播。东南亚盛产的香料,和中国出产的茶及印度的蔗糖,都相继在中世纪传入欧洲,也因此后来有了欧洲人喝茶加糖和牛奶的欧式习惯。

贸易全球化发展至今对大小国家都仍有它存在的需要和益处,也有更多运行方式和渠道,包括数码化科技加速了经贸交易的速度和市场的扩大。然而近年出现的各种客观与人为因素,却让人类与全球化过不去。先是因冠病疫情迅速在全球蔓延,各地须关闭边境,大幅限制了人员流通与经济活动。而今疫情见缓,各地边境开始陆续开闸,人们期盼疫后经济复苏和更正常日子到来,一场仍未见如何收场的俄乌战争,却加剧各种供应链的干扰,导致各经济体面对更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一些国家开始限制或禁止它们生产的大宗商品出口。

从人员流通限制到大宗产品供应受限,人类在现代全球化的运行与演变中,似乎更受困于国内政治的内耗和地缘政治的角力,并为此付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事实也证明,种种的角力与限制,没有一方能很大的得利,而所造成的供应链和资源短缺问题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人类整体上并没有比疫情前和疫情时活得轻松。

下来,除了地缘与国内政治引发的动荡,另一种大流行病的可能突临,还有气候变化对地球与人类的影响,都将继续考验人类如何面对全球化——是协作使它更坚韧和灵活贯通,或是继续互相指责与对抗,甚至是走向贸易保护主义。

新加坡作为输入型小国,开放人才与贸易是生存之道,但这也必须依靠坚实的国际法和开放的贸易框架来营造稳定和有利的全球化环境。无论是百年的早餐革命史走过的人类跨域经贸与文明交流之路,或是今天的白斩鸡背后凸显的地缘政治与全球供应链受干扰的现实,全球化的美与丑都操纵在人类手中。而各国应该努力的是,让全球化更健全和顺畅地运行,尤其拒绝让政治化主宰与操作,破坏整体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与此同时,新加坡人也须自我调整,面对通货膨胀和某种物品或食品短缺时,可从新加坡已建立的多元货源网络,设法选择其他替代品来缓冲价格压力和需要,进而也让其他货源地看到新加坡面对问题的集体力量和调整能力,而不是措手不及,进而也提高新加坡议价的筹码。

(作者是《联合早报》副总编辑)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