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原:从三国史看俄乌之战

时间:2022-04-19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林原

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比较,有助于更深入了解现实。对仍在持续的俄罗斯与乌克兰之战,可在中外历史中找到相似的战役。有论者以为三国时期刘备讨伐孙权之役,可与俄乌之战比较。刘备让关羽镇守荆州,而孙权遣属下败杀关羽并夺占其地。刘备称帝后讨伐孙权,除为关羽报仇、收复失地外,也为对外示强,并团结内部来自荆州的人士。然而,东征孙权之役,最终以刘备惨败告终。

关于两者相似之处,有人以为:一是刘备志在“兴复汉室”(或称复兴大汉),而普京想复兴大俄;二是乌克兰类似俄罗斯的“荆州”,它加入北约对俄罗斯而言犹如“失荆州”等。不过,刘备伐吴与俄乌之战有一重要区别:在三国鼎立局面大致形成时,刘备东攻孙权为其中两方战争;但俄乌之战并非大国间战争,而是大国与中小国家间战争(当今世界局势或可看作美、俄、中“三国志”)。

对研究俄乌之战而言,三国时期南中之战或有更多启示意义。南中在益州(归属蜀汉)南部,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刘备去世后不久,南中发生叛乱:益州郡大姓雍闿、牂牁郡朱褒、越嶲郡高定等都反叛。雍闿还降于孙权,而孙权则遥授其为永昌太守——此举是为对抗蜀汉。乌克兰原属苏联,独立后外交政策曾有摇摆,最终倒向西方,并力求加入北约、欧盟,以对抗俄罗斯。

永昌郡属于南中,当时仍忠于蜀汉,未随雍闿等反叛。雍闿、高定率军进攻永昌,未能攻下。顿涅茨克与卢甘斯克在乌克兰东部,它们宣布“独立”(实际上忠于俄罗斯)后,内战爆发,但乌克兰军队未能完全攻占两地。永昌的坚守,对诸葛亮征南中而言是有利条件之一;而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的坚守,对普京进攻乌克兰而言也是有利条件之一。

南中反叛后,在蜀汉秉政的诸葛亮未立即用兵,而是致力于发展农业生产等。近年来,由于西方制裁、油价波动、疫情影响等原因,俄罗斯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普京在发展经济上也未取得重要成就。

在外交方面,诸葛亮采取一关键步骤,那就是与东吴结好。刘备东征孙权时,双方关系已彻底破裂。东征失败后,双方有使节往来,关系有所恢复。诸葛亮秉政后,派邓芝出使东吴。孙权一开始未见邓芝,说明他尚不愿与蜀汉结好。邓芝上表称其出使也为孙吴,不仅是为蜀汉。于是孙权见邓芝,后者告以东吴向曹魏称臣之害,以及与蜀汉结为唇齿之利。孙权因此下决心与蜀汉连和。实际上,他也由此决定放弃南中,任雍闿等自生自灭。

南中雍闿等失去外援,已经孤立,这为诸葛亮平叛创造了有利条件。诸葛亮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三月出兵,当年秋季就获得了全面胜利。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前,也曾对美国等做出外交努力,但未成功。普京是在外交“失利”的情况下悍然发动攻势,但乌克兰并不孤立,相反俄罗斯则空前孤立。普京在现阶段欲使北约不直接出兵参战,依靠的不是高超的外交策略,而是亮出“核威慑”。

如果当年邓芝出使孙权未获理想结果,用兵谨慎的诸葛亮应会推迟发兵南中,并会择机在结交孙权方面做出进一步努力。诸葛亮会想到,倘若在蜀汉军队向雍闿等发动进攻后,孙权军队进入南中,他将面临非常艰困的局面。即便普京执意要打乌克兰,在对美国、欧盟外交未获重要进展情况下,攻乌之战也应推迟(尤其考虑到乌克兰近期不会加入北约)。发动战事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对俄罗斯而言,2022年2月并非很有利时机。

诸葛亮讨伐南中,率军出发时,马谡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了建议,因此后来才有对孟获的七擒七纵,后者由此彻底心服。这次普京出兵乌克兰,会使得该国大多数人更敌视俄罗斯,谈不上“攻心为上”,也不能“服其心”。俄罗斯兵战未必获胜,心战则必败无疑。

作者是历史学博士,时评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