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解封中的彷徨与未知

时间:2022-12-0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京腔新韵

北京办公室的大楼物业星期二上午发来最新通知,即日起进入办公楼无须再查核酸证明了。

防疫一向严苛的北京市,终于跟进中国许多其他城市,松绑常态化核酸要求。虽然进入酒吧、KTV、餐馆、医院等场所仍须提供48小时核酸报告,商店、超市、商务楼宇等从星期二(12月6日)起,就不再查验核酸。

这是北京市周末以来第二次宣布放宽疫情防控措施。从星期一开始,公交、地铁已不再拒绝无核酸证明的乘客。

松绑常态化核酸要求,被视为中国在放宽防疫政策上迈出的重大一步。中国高层接连释放防疫政策转向的信号后,好些省市已先行一步,互联网上有舆论猜测,“全员核酸时代”将划上句点。

中国的防疫政策转向已成现实,官媒近期也在加大造势力度,为放松防疫做舆论铺垫。新华社在星期一发表的一篇时评中,明确提出“抗疫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文章还称,“回归正常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中国的专家和学者近来也纷纷发声,力挺放松防疫政策,防疫专家做病毒科普工作,试图淡化民众对疫情的恐惧;经济学者则呼吁官方放开经济活动,取消人员流动等限制。

乐观者大胆预测,2023年元旦前,也就是几个星期后,大多数持续已有三年的防疫措施很可能再调整,除了取消常态化核酸要求,也会放松跨省区市人员的防疫限制,允许感染者居家隔离等。

在近期多名传染病专家做出让冠病回归“乙类”管理的呼吁后,一些分析人士也研判,官方下一步将结束对冠病“乙类甲管”的做法,也就是不再用管理霍乱、鼠疫等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方式对待冠病,改为以管理爱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方式应对冠病。冠病的防治手段回归“乙类乙管”,也将预示强制隔离、疫区封锁等高压管理措施会走入历史。

说实话,中国放开防疫管控比外界预期来得更早,脚步也来得更快。渴望回归正常生活的同时,快步迈向放松,也让中国民间有些彷徨。

一方面,“政策打架”的情况在过渡期时有发生,不同地区之间,有些走得快一些,公共场所已经完全取消核酸要求,也不再要求扫码进入,外省人员无须落地检;有些地区则还在观望之中,防疫政策的矛盾很难避免。

核酸检测的问题,让首都北京在刚过去的周末一度出现混乱。许多民众一觉醒来,发现小区周围的核酸检测亭已被“连根拔起”,可商场、超市、办公楼等场所,仍要求查验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核酸报告寸步难行。

“去哪儿做核酸”成了很多人的困扰,好不容易找到核酸检测亭,又见长长的人龙,有人为了做核酸,在零摄氏度的寒冬排队等了近三小时。所幸,这样的困扰没有持续太久。

北京市宣布取消多数公共场所查验核酸要求后,不少网民也呼吁市政府一视同仁对待京内外人员,尽快取消阻止外地人员进返京的健康宝“弹窗”机制,恢复人员自由流动。

另一方面,防疫政策放松后,疫情蔓延也让不少人有些焦虑。在许多地区调整防疫措施后,感冒药、退烧药、抗原试剂盒等纷纷断货,冠病疫情后“红”起来的连花清瘟更是严重缺货。互联网上,担忧病例激增,呼吁不能急速放开,担心下来得“自求多福”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从严控到放松再到放开,前面的路不会一马平川,和很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也会面对过渡期的政策混乱、疫情起伏和前景未知。虽然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弱,但病毒传播力强,随着防疫政策松绑,中国预计会遭遇冠病疫情暴发三年后,第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疫情,而年长者、基础病患者、未接种疫苗者会成为最脆弱的群体;中国多款自主研发疫苗的保护力,也将接受最直接的考验。

2020年初武汉疫情暴发时,中国几乎动用全国的医疗资源驰援武汉。未来,当遍布全国、基数庞大的中国人口开始染疫,医疗资源是否会不堪重负将是最大的问题,一旦发生感染者激增、医疗挤兑、求医无门的局面,社会情绪可能从抗拒严控的一个极端,摆向恐惧疫情的另一个极端,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彷徨和未知在所难免,如何平稳过渡,做好病例激增的预案、保护好最脆弱的群体、疏导社会焦虑情绪,也是其他国家在防疫政策转向时面对的难题。如果说过去三年中国成功防住了疫情,那么中国的抗疫以及现代化治理的又一场大考才刚刚开始。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