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3月底的大地震不仅震塌了泰国在建的国家审计署大楼,也震出一批“零元工厂”。
泰国工业部的调查发现,坍塌的大楼所使用的其中一种钢筋,来自泰国一家早已被发现产品不合格的中资企业新科源钢铁公司。泰国媒体指新科源是一家“零元工厂”(zero-dollar factory)。
泰国清迈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讲师巴功博士(Pagon Gatchalee)受访时说,零元工厂指的是那些由外资——主要是中国投资者——在泰国设立和运营,但对泰国经济贡献微乎其微的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涉及非法经营或钻法律漏洞,它们的收益很少惠及本地经济和所在社区。”
零元工厂一词源于“零元旅游”模式。实行这种模式的旅行社通过泰国代理人,将中国游客带到泰国,使用中国导游、入住中国酒店和在中国餐厅用餐,旅游收益从中国游客流向中国企业主,没有惠及泰国旅游业者。零元工厂由泰国人挂名当负责人,厂房运作从经理到工人、从原料采购到加工生产和销售、从资金投入到利润汇出,几乎不惠及泰国其他厂商。
巴功说,中美贸易战加上中国经济放缓并持续打乱中国的出口产业,让许多灰色中资将业务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尤其是泰国。“泰国的市场准入、地理位置和宽松的监管,成了他们理想的落脚点。这一趋势早在2019年疫情爆发前就已出现相关迹象。”
泰国政局不稳定,也助长了这类非法工厂问题。巴功说:“过去几年,泰国多次经历权力斗争和政府更迭,造成治理方面出现漏洞,为腐败行为提供了滋生空间。”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客座资深研究员阿参暖(Archanun Kohpaiboon)认为,泰国政局不稳可能促使政治人物通过积极执法,以争取当地企业支持,但原本负责处理非法工厂的人也可能被调配到新的岗位,因而拖慢了执法进程,目前难以预测相关影响。
泰国商界担心零元工厂打击制造业
泰国商业领袖担心这些零元工厂对泰国制造业的打击。
泰国工业联合会5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47个行业的145名高管中,87%认为零元工厂对泰国经济造成“相当大”的冲击。
在泰国一家外资企业担任供应链主管的吴姓男子受访时说,零元工厂不仅破坏当地产业结构与公平竞争,还引发社会反感与不信任感。
他说:“这些工厂为了压低成本,牺牲环保、逃漏税、剥削工人,让其他合法厂商在价格上无法竞争,削弱整体产业升级能力。许多民众认为这些所谓外资,其实是中资假借外资之名,行低成本转移之实,对泰国本土技术、人才与税收都毫无助益。”
巴功也说,除了带来不公平竞争,零元工厂制造的低质量产品也可能造成危险后果,在建国家审计署大楼受遥远的地震影响而坍塌,就是最好的例子。
设小组加强打击
泰国政府自4月以来加大力度打击“零元工厂”。工业部成立了专门小组应对非法工厂问题,频繁地展开突击行动,重点打击涉及非法活动的钢铁业和回收厂,没收大量有害废品。
泰国工业部长阿卡那说,官方正在拟定新的钢铁、塑料和橡胶产品监管标准,以确保对所有产品进行更严格的质量监督。
业界人士认为,泰国政府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整治零元工厂问题。泰国工业联合会的民调中,逾半数受访者希望政府收紧外国人设厂的标准,以及打击代理人公司(nominee business)。
吴姓男子说,泰国政府应尽快建立制度性防线,清楚界定什么是“真正外资”和“假外资”,以免泰国“成为别人供应链的殖民地,只剩下代工、污染和税收流失”。
他也强调,作为一家合法并长期经营的外资企业,他们十分欢迎政府澄清规则与加强执法,认为这有助于产业生态更健康。他们真正担心的是劣币驱逐良币,“当‘黑数’企业横行无阻,诚实经营的企业才是最大受害者”。
据泰媒报道,泰国商务部正在开发智能商业分析系统,可以有效筛查和识别代理人公司,预计8月投入使用。
阿卡那早前重申政府打击零元工厂的决心时说:“这些企业没有给泰国带来任何利益,反而制造污染和破坏环境资源。我们必须果断起诉这些企业,并尽快将它们从泰国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