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9日是朝鲜建政77周年纪念日,朝方称之为“九九节”。在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节日里,朝鲜高调宣布已完成新型洲际弹道导弹(ICBM)搭载的大功率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最后一次地面喷出试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亲自到场观摩,并强调“强国的伟大在于自力更生”。
朝中社报道,这款新型发动机进行了第九次试验,也是研发阶段的最后一次,最大推力达到1971千牛顿。该发动机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具备更强推力与更高耐热性,标志着朝鲜在导弹现代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朝鲜表示,该发动机将搭载于火星-19型系列及下一代火星-20型洲际导弹。有分析认为,火星-20型或具备多弹头能力,提升对美国本土的打击威胁。
金正恩在试验现场表示,发动机的开发是国防技术现代化事业中最具战略性的成果,并阐述了党和政府关于核武力扩展的战略构想。朝鲜《劳动新闻》也在当天发表社论,重申强国在于自力更生,并称朝鲜将坚定走自主发展道路。
为庆祝建政纪念日,平壤金日成广场8日晚上举行了青年学生晚会和礼炮活动。
朝鲜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中说:“扩大和加强核战略武力,预示着国家防御体系的重大变化。”这一说法再次强化了朝鲜将核武建设作为国家发展核心战略的立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金正恩结束访华后的首次公开行程。中国国家主席领导人于9月4日向金正恩发出贺电,称维护中朝关系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重申两国传统友好。《劳动新闻》将领导人的贺电与发动机试验消息并列报道,被认为是在释放中方对朝核与导弹发展的某种默许或支持信号。
韩国统一部官员指出,《劳动新闻》对试验细节着墨不多,而朝中社报道则更为详尽,说明朝鲜有意在对内外宣传上区分受众,向美韩释放战略威慑信号。
分析认为,朝鲜此举既是展示军事实力,也是在当前敏感时期对美施压,并为未来可能的对话争取筹码。
庆南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教授林乙出指出,金正恩访华后选择此时公开关键军事成果,显示朝鲜正试图将外交成果转化为军事自信。一方面向美韩施压,另一方面也通过展示核能力,传递其在中俄支持下坚持自主路线的强烈信号。
外界普遍预测,鉴于朝鲜方面宣称此次为新型固体燃料发动机的最后一次试验,朝鲜可能在不久后进行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火星-20型的首次试射。也有分析认为,该导弹或将在下月10日举行的朝鲜劳动党成立80周年纪念阅兵式上首次亮相,作为展示战略武力的关键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