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自称是“中国之友”的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形容,美国和中国就像在汹涌大海中两名受困于同一救生艇的水手,彼此想法截然不同并充满猜疑,找到相处之道对双方的生存至关重要。
萨默斯星期四(9月11日)以视频连线方式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三届财新“亚洲愿景论坛”,和财新传媒社长胡舒立对话时发表上述看法。
萨默斯说,美国的对华贸易战和出口管制等行动,以及近月来对中国黑客网络攻击的指控,都凸显当出现严重的挑衅行为时,美中冲突的风险就会显著上升。
他认为,华盛顿和北京进行一定程度的“战略保证”(strategic reassurance)非常重要,双方要展现对彼此底线的理解。
“战略保证”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提出的对华关系概念,即美国欢迎中国崛起,但中国要保证它的发展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萨默斯曾任奥巴马政府的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也是克林顿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在推动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发挥了作用,曾公开形容自己是“中国的朋友”。
萨默斯以水手比喻美中两国,指他们同处一艘救生艇上,但互相不太了解,也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并且彼此高度猜疑。然而,他们离海岸很遥远,海面波涛汹涌。
“因此,即便不能做到亲密无间、彼此紧密连接,找到相处之道对我们双方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在萨默斯看来,美中之间仍存在大量合作空间,在气候变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及安全挑战上,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国家;在亚洲地区稳定问题上,美中在许多方面都是共同的利益攸关方。
但他提醒,达成合作的前提是,美中两国要超越零和思维——双方都要从只愿争取胜利的想法,转而认识到,持续管理美中相互依存关系的策略才是可行的。
美中两国8月再次延长关税休战期90天,为双方争取更多时间解决经贸分歧,也为两国领导人下半年会面铺路。不过,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三(10日)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电话时,批评美国近来采取消极言行,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两国紧张关系持续。
长期批评特朗普政府政策的萨默斯说,关税对生产者而言是额外成本,而在生产者相互竞争的情况下,他们会将这部分成本转嫁出去,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无论是要与进口商品竞争的本土企业,还是使用进口原材料的本土企业,它们的产品价格都会走高……我认为通过关税能筹集到多少财政收入,目前还是有待观察。”
萨默斯进一步列举关税政策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美国最高法院会否判定这些关税无效?其他国家会否找到绕过这些关税的方法?这些关税会否对美国经济的竞争力造成严重损害?
他因此认为,美国目前所推行的关税政策“相当不明智”,是个“非常糟糕”的财政增收策略,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还会引来其他国家报复。
胡舒立接着提问,近月来围绕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各类磋商充满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人担忧关税战会是长期甚至永久的,大家所熟知的国际贸易体系是否正在走向终结?
萨默斯回应说:“在多个重要领域,我们可能会看到各国相互依存度的下降,因为人们会更多地考虑‘以防万一’(just in case),而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关注‘及时制’(just in time)。这尤其会导致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规模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减。”
他也坦言,随着各国逐渐偏离惯常角色,全球体系的失序程度,让他夜不能寐。在他看来,美国不再是有瑕疵但本质上慷慨大方的领导者,中国也不再按兵不动,而是正大力彰显自身力量,同时在国内也承受着一定的政治压力。“这些因素的结合,大概是最让我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