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成中国暑期票房冠军 中日两地恶性攻击频传

中国高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抗战电影《南京照相馆》成为暑期档票房冠军。与此同时,中日两国接连发生本国公民在对方国家遇袭事件,引发对民间极端情绪升级的担忧。不过受访学者认为,只要中日双方妥善处理恶性攻击事件,相信能避免局势进一步升温。

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7月25日起在中国公映,口碑和票房皆创下亮眼成绩。电影平台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星期六(8月2日),电影上映九天的累计票房已超12亿元,预估总票房升至42亿元。

中国民众观影后在社交媒体纷纷留言对电影表示肯定,称“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但电影的题材和尺度是否适合儿童观看也引起广泛讨论。一些网民批评它搞“仇恨教育”,带孩子看会“扭曲价值观”,有网民更对导演和主创团队进行人身攻击。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星期四(7月31日)发表社评,批评上述行为歪曲历史,将铭记历史污名化为仇恨教育,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变种,质疑“是否有境外对华认知战因素”。

另一部讲述日本“关东军防疫给水部(731部队)”对华细菌战的中国抗战电影《731》未如外界预期,在星期四上映,也引发影片画面过于血腥,被推迟上映的猜测。

日本TBS电视台推测,中国官方可能担心影片会加剧中日关系恶化,因此推迟《731》)上映,但星岛头条网引述知情人士否认这与中日关系相关,并指电影本来就没定档7月31日上映。

中国纪念抗战胜利的敏感时期,中国苏州、日本东京和大阪本周接连发生恶性攻击事件。

一对日本籍母子星期四(7月31日)在苏州地铁站内遭遇袭击,母亲被人用类似石头的东西砸伤,但无生命危险。据日本媒体报道,嫌犯是单独作案,已被中国有关部门抓获。在东京地铁神田站附近街头,两名中国公民同日突遭四个陌生人持铁管袭击致重伤,嫌犯还在潜逃。

此外,一名中国游客星期三(7月30日)晚间在大阪府西成区街道上遭勒颈抢劫并受伤,嫌犯已被逮捕。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在官网对东京和大阪袭击案做出回应,指出已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切实保护在日中国公民安全与合法权益。

中国近期推出抗战相关影视作品,并将在9月3日举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阅兵,有日本舆论担心,中国反日情绪可能再次抬头。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中日两国最近频传的袭击案“只是偶然巧合,属于个别事件”,并非与中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有关。

顾清扬认为,中国纪念抗战胜利完全正当,只是这可能唤起部分民众的不同反应与记忆,但这些多为个体层面的情绪反应,尚不足以说明两国民众之间存在普遍不友好情绪。

日本创价大学教授林大伟受访时指出,从苏州和大阪袭击案来看,嫌犯均已被捕,日方也正积极调查东京袭击案,“只要中日双方继续妥善处理相关事件,便能有效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虽然中日有意继续维持友好关系,但顾清扬也直言,双方关系正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在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等主权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以及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