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拟规定明确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星期三(7月30日)在官网公告,会同有关方面起草了《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的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明确,政府投资基金不得投资于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它有明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应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意见稿还要求,地方基金要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意见稿说,要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
文件也要求,政府投资基金应控制对单个企业投资金额或比例上限,不得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除并购重组、定向增发、战略配售外不得从事公开交易类股票投资,不得为被投资企业之外的企业或项目提供担保等。
路透社认为,这份文件可视为中国“反内卷”行动的一部分。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会议释放国家层面“反内卷”新信号,把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列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六大工作方针之首,凸显这一行动的重要性。
此外,中共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7月18日头版报道中提到,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时指出:“上项目,一说就是几样:人工智能、算力、新能源汽车,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去发展产业?”
路透社指出,中国官媒直接引用最高领导人口语化的提问,较为罕见。
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纷纷响应中央号召,抢滩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然而重复投资却导致产能过剩、行业恶性竞争等问题加剧,甚至拖累整体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