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为研究双星系统公共包层演化提供重要例证。
据新华社报道,这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团队完成。相关成果星期五(5月23日)在美国杂志《科学》在线发表。
据韩金林介绍,银河系中的大多数恒星都是成对出现、共同演化。科学家对于单个恒星演化的研究已较为充分,但对双星系统的交互和演化仍认识不足。
韩金林表示,这类特殊的双星系统极为罕见,并且难以观测,因为它们在宇宙中存活时间仅约1000万年,对于138亿年的宇宙而言,如同夜空中稍纵即逝的流星。该团队所做的模拟分析表明,在银河系千亿颗恒星中,目前类似这样的系统仅有几十个。
该团队2020年利用“中国天眼”对银河系进行脉冲星深度搜索时,发现了脉冲星PSR J1928+1815。综合脉冲星自转周期、与伴星相互绕转的轨道周期、伴星质量等方面的数据,团队判断这个脉冲星和伴星应该是经历过共同包层演化之后的特殊双星。
《科学》审稿人认为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更好开展双星系统公共包层演化研究,并有望为恒星群体演化、致密星吸积、引力波源预测等多领域科学研究提供观测依据。
您查看的内容可能不完整,部分内容和推荐被拦截!请对本站关闭广告拦截和阅读模式,或使用自带浏览器后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