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关注中国经济下行冲击效应

时间:2023-07-25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关注中国经济下行冲击效应

近期以来,国际社会和财经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放缓的趋势。中国各部门近期发布的多项经济相关数据显示,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面临增长乏力、动能不足的困境,综观中国内外经济学界和分析师的看法,形势似乎相当严峻。有关部门连月来出台包括房地产业、汽车产业、民营经济和平台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刺激措施,试图稳定局面,但都发生如《美国之音》所称的“再多的钱砸进去也听不到响”的消极现象。

根据经济学所称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中国近期的数据都显示失去动力的停滞状态,与今年初人们期待去年底疫情解封后,经济能重新激活腾飞的情况,落差极大。官方发布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3%,上半年增速为5.5%,被分析者认为实际上是在放缓,因为前一年的二季度上海陷入封控,经济活动大受打击,在起点低的情况下,过去一年的增速无法反映中国内外所预期的经济活力。

很多分析师把低迷的现况归因于整体信心不足,包括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中国国内投资者而言,过去几年官方对房地产、教育培训、平台经济等一些获利丰厚的重大产业和企业家全面针对,造成人心惶惶,而疫情期间的封控与停工停产措施,则导致许多中小企业遭到重挫。与此叠加的是,中美贸易战与科技战走入深水区,双方正在摸索边对抗边防止失控的稳定节奏,这导致国际企业和资金为了避免受“战火”波及而离开中国,转移到第三地,进而冲击中国就业市场,青年极高失业率情况短时间内难解。

这些现象导致中国民众和企业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悲观,企业为了省钱,削减投资计划,民众为了省钱,减少花费,反过来造成需求不足,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人口红利不再以及老龄化等新国情,也制约了劳动力和消费力,有待更多针对新形势的创新政策,重启经济引擎。

此前,诸如对中国大型私企和新型产业的打击,以及反间谍法等给外资带来的深度疑虑,不仅无助于强化内循环所需的市场韧性;囿于意识形态的政策或执行失误,更因缺乏资本主义国家成熟的反垄断等法律规范,就贸然强力展开,严重挫伤资本家与投资者信心。

种种在过去几年“自我折腾”的情况,必须有决心强力扭转,才能重新促成良性循环,恢复内外资本的投产信心,稳定就业市场,提高员工收入,重建消费欲望。

中国面对的国际政经环境恶化,不仅是中美、中欧之间的断链、“去风险”等历史性方向变迁,也包括美国加息、俄乌战争等眼前多重因素,导致各国市场面对通货膨胀等问题,加剧复苏的难度。而中国与发达国家外交上的龃龉不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国维持经贸热络往来的意愿。

经济下行促使中国限制资金外流,直接影响包括对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月前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大幅缩减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援助,在2021年比2015年腰斩近半。东南亚至今仍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下滑,庞大的市场动力放缓,势必导致东南亚国家在出口数据等方面受到冲击;本地经济师就指出,新加坡对中国出口近期虽然仍有上升,但若排除杂项交易,非石油国内出口同比减少21.7%。

至于旅游业,期待中国游客在疫情后迅速回流的业者不免失望,中国近日恢复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一些国家免签,或许基于引入人流和外汇的考虑,但人们对北京官方至今还没有大幅增加往来中国与外国的航班,仍感困惑,因为那是吸引游客的必要配套措施。

国际社会都在关注比往年更早召开的大陆政府中央政治局会议,能否拿出符合市场预期的经济刺激措施,但要有效扭转眼前困境,必须直面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源,抛开政治干扰,尊重市场规律,完善法制建设,尽快恢复国内外资本信心,让政策与执行面保持长期稳定平和,好好利用中国市场的规模效应,把脉开方,对症下药,逐步走出谷底。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