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券商禁止员工“炫富” 解不了高薪合理性之疑

时间:2022-01-15 10:1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澎湃新闻

“工作环境下不允许开豪华车(100万以上)、戴高档手表(15万以上)、使用高档包(5万以上)”……日前,一则券商《固定收益融资部员工社会行为准则(试行版)》在网络上传播。这份“行为准则”要求员工避免炫富,重新给高档手表、豪华车和高档包进行奢侈品定义。

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业是高薪行业,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这则“行为准则”的流出,还是让人大开眼界。有网友就吐槽,原来券商员工都富到必须禁止炫富的地步了,这是“凡尔赛最高境界”。

长期以来,券商行业都站在薪酬鄙视链的顶端。如有媒体梳理发现,2020年国内50家上市证券公司人均薪酬达到52.48万元(人民币,下同),最高的人均薪酬甚至超过100万元。于此行业平均水平之下,这份“行为准则”列出的“炫富标准”,在行业内部看,倒也算是“从实际出发”了。

此外,“行为准则”要求,员工对外交流时需回避讨论任何奢华主义内容;在生活作风上必须抱着负责任的态度,严肃处理个人生活问题。客观而论,开出这些要求未尝不能理解。

在外界看来高到让人咂舌的“炫富标准”,一方面坐实了券商行业的高薪实际,但另一方面也“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抛出了另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高到需要避免炫富的薪酬,是否真的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次“行为准则”被传出的不久前,疑似中泰证券分析师陆某某晒出的2021年薪酬截图——税前年收入合计224.67万元,引发了外界的高度关注。虽然本人对截图进行了否定,但两者是否有直接联系,实在让人浮想联翩。

虽然说,当前行业及公众对高薪依然颇为敏感,但正常情况下,如果高薪完全合法合理,也大可不必遮遮掩掩,公众也并非不能接受。

但要知道,国内大多数券商本身是国企,占据着垄断资源,这个行业薪酬的合理性,难免要受到公众更多的目光审视。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向券商下发薪酬管理制度调研的通知,要求券商在1月17日17点前提交反馈意见。其中提到,健全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公司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同时也是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基础。

在这个时间点,有券商在内部发布员工“行为准则”,禁止“炫富”,似乎更像是一种虚与委蛇的应对。如果仅仅是作为对“健全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的一种回应,这恐怕不符合行业协会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而就在去年11月,华福证券被出具警示函,这也是国内券商首次因投行薪酬激励机制不合规而受到处罚。

其实,前些年监管部门就对券商行业下达过明确的“限薪令”,但效果并不明显。再加之这些年频频爆出的券商“不雅饭局”、高管潜规则女下属等事件,让这个行业的社会观感和声誉严重打折。此背景下,行业高薪的合理性疑问就难免被进一步放大。

券商公司要求员工“低调”,这不算什么坏事。但应该看到,券商行业的高薪争议,是无法通过员工的低调、避免炫富就能化解的。它无关社会的仇富情绪,而更多指向的是行业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否真的合理,是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相适配。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