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大热资本流散 商务部发改委或加强监管境外投资

时间:2017-03-22 09:0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资讯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条例可能在年内出台,明确境外投资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鼓励和禁止的方向。学者认为,与其短期解决资本外逃,政府不如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增强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才能从根本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条例可能在年内出台,明确境外投资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鼓励和禁止的方向。学者认为,与其短期解决资本外逃,政府不如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增强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企业近期在海外并购的强烈势头引起官方的关注,有消息称,由中国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境外投资条例可能在年内出台,并将明确境外投资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鼓励和禁止的方向。

受访学者认为,限制企业对外投资只是短期解决资本外逃的方法,政府还需改善中国国内的投资环境、增强企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官媒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昨天报道,年内有望正式出台的境外投资条例,将明确规定中企境外投资的定义、审批程序、人员出入境、资金融通、利润分配及利润再投资、税收政策等,也会将境外投资行为区分为鼓励类、禁止类等。

其中,对于产生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符合“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方向的投资,当局会予以鼓励;而盲目、非理性投资则要加强监管。至于违反东道国和国内法律的不良行为等,则要禁止和处罚。

不过,目前还不清楚新条例的具体内容。此前有报道说,中国当局可能对金额在100亿美元(约140亿新元)或以上的海外并购交易实行严格管制。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累计投资额去年创下1701.1亿美元的历史高点,同比增长44.1%,增速是上年的三倍。不过当局发现,一些投资项目存在“非理性”和“异常”行为。

中国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前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批评,一些中国企业打着买足球俱乐部的旗号借机转移资产。官方质疑一些大企业溢价入股海外足球俱乐部,或以天价转会费收购大牌国外球员,目的是要将大笔资金汇出中国。

资本外逃可能对人民币和中国经济的稳定造成负面影响。因为资本流出导致中国国内的流动性趋紧,央行为了平缓流动性压力而释放更多货币,造成金融机构杠杆率提升、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而人民币贬值则会促使更多资本外逃,形成恶性循环。

《经济参考报》昨天引述业内人士说,目前各部门都有自己对于境外投资的规章,包括商务部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外管局的“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的外汇管理规定”等,效力层级不高,保护和促进方面也不够,因此亟需完善管理体制,出台一部上位法律法规,为中企境外投资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和条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新规定显然是要管控当前过热的对外投资势头,缓解资本流出的压力。

王军承认,为了保证市场和人民币的稳定,政府不可能完全不干预资本流动,但这也招致了中国市场“不自由”的批评。

国内投资环境欠佳

导致资金外流

他说,短期干预虽然是必要的,但资本外流的根本原因仍是中国国内投资环境不尽理想、投资机会和回报都不高。他提议政府加大力度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家对中国的信心。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左小蕾则认为,市场不自由的批评是不公平的。她说,政府确实应该允许直接投资资本的自由流动,但对于金融资本则要多加管制。

左小蕾说:“那些‘钱赚钱’的金融工具,前几年曾经生成泡沫、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要严加防范。”

她认为,对于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收购项目、基础设施投资等直接投资资本,中国政府还是会放行的。“中国已经成为净对外直接投资国,所以新规定是有必要的,要规范好境外投资布局,确保与国家发展战略契合,推动中国和被投资国的经济增长。”

那些“钱赚钱”的金融工具,前几年曾经生成泡沫、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要严加防范。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总裁左小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