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Z世代与他们的未来

时间:2023-01-20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北看记

中国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61年来首度萎缩,标志着近年来人们口中的“中国最大灰犀牛”——人口负增长时代降临。与此同时,202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几乎腰斩,从原本的六成五下滑到只剩32.8%。这两个信息都包含值得关注的警钟。

人口萎缩宣告中国享受了多年的人口红利不再,对中国的市场、产业结构等都将产生一系列影响,长远挑战比单独一年的经济增长减速更棘手。老龄化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否能逃过“未富先老”依然是未知数。谁将承担其中的结果?正在步入社会的Z世代首当其冲。

这个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群体,是目前还在念书的青少年或20来岁的职场新人,规模约2亿6000万,占中国总人口比例接近两成。迎接他们的是怎样的未来,他们会如何应对?

目前看来,景况不很乐观。Z世代生长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力上升最迅猛年头,此刻他们中不少人正担忧未来的生活不必然会更美好。有的年轻人,还没真正开始为人生奋斗就有倦意了。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最近公布一份有关中国消费者的报告,反映虽然中国各年龄层普遍对2023年的经济前景评价正面,为2023年中国消费复苏勾画了正面图景。

不过,这份针对4000名消费者进行的调查也显示,所有年龄层的乐观情绪都不如五年前。其中,Z世代对中国的长期经济展望最悲观。在中国二线城市,有接近七成Z世代担忧就业保障,近六成对于生活水平继续提升不乐观。

这份消费者调查结果与中国官方统计数字呈现的现实相互呼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2年3月以来,中国青年(16至24岁)的调查失业率就一直高居16%以上,7月更是达到19.9%的创纪录水平,实际数字可能比这个更高。

中国Z世代所处的环境,一个根本特征是中国经济正在减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速放缓。但大家又习惯了多年来只升不降的物质生活,于是就更激化原本已十分剧烈的资源竞夺与社会竞争。年轻人在学习、就业、收入、消费、寻找婚恋对象、购房、甚至在培养下一代的投入等方方面面,都面对着激烈竞争与比拼。

青年对竞争压力的不满,此前已有信号。比如在过去两三年来,中国社会的流行语先有“内卷”后有“躺平”,再出现“45度人生”,就清晰反映了青年一代的无奈和间接反抗。

在一般印象和国际奢侈品牌的市场分析中,中国年轻人是凶猛的消费生力军,但这个图景已悄悄变得复杂。中国近期有一些报告显示,经历三年疫情后,许多年轻人已不再是“勇敢月光族”,反而转身加入存钱大军,成了“爱存钱一族”,2022年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腰斩相信就与此有关。

中国的Z世代开始精打细算、谨慎花钱,原因也很容易理解——钱越来越不容易赚了,需要存钱来防范未来的风险,也有人希望早点存够钱买房,实现财务自由后早退休,不必再和其他人“卷”。

另一方面,中国青年在疫下亲历的国家治理方式,包括他们对封控措施和迅速开放的评价,也必然会左右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值。这方面的公开社会学调查不多,大家只能根据直观感受或个案去做一些推测,或者从11月下旬多个城市大学生暴发“白纸运动”来管窥一二。

前述的奥纬咨询调查是在去年10月中共二十大闭幕后不久进行,当时中国尚未改变清零政策,也没出现疫情大面积暴发。如果该调查是在12月底进行,受访者、包括Z世代对于未来的信心会更高还是更低,大家只能自行判断。

Z世代的处境和他们对未来的信心,是中国发展在时代转折下的一个缩影。

对于缺乏家庭背景、本身又不够出类拔萃的青年来说,他们的应对方法包括减低欲望、“躺平”或“润”出国。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官方则是将重点从量转向质,就如中国经济要往高质量转型一样,中国的人口素质也须要提高,才能支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有学者就提出,中国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大国。

不过,这句话听起来,对于还要面对漫漫职涯的Z世代来说,不晓得是安慰还是又一种压力。我曾经与一个想“润”出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谈话,他自称有自知之明,自认若留在国内“实在卷不过其他人……国内好像一个清洁工,都恨不得有个博士学位。”

他所描述的学历焦虑、内卷困境让我颇受触动。除了GDP以及将一切“做大做强”以外,中国民众能否形成更多元精神追求来得到尊重与自我实现;在以经济为衡量标准的指标外,政府执政合法性还有没有其他来源?随着经济减速,这个大国可以有更多元、活泼的个人精神坐标,否则内卷终将难以避免,前路也会越走越窄。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