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清零管控 催出移民留学热潮

时间:2022-06-13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清零管控 催出移民留学热潮

特稿

上海3月下旬开始长达70天以上的封控,唤醒了许多中国民众两年前疫情暴发初期的记忆。生活在北京的巴特(化名)犹记得2020年春节,一位亲戚在吃完年夜饭后,火速将回国过年的孩子送回纽约;两年过去,他的身边多了更多选择离开中国的朋友,移民与出国留学的热度再度升温。

过去几个月间,“润”这个字成为中国网络上备受讨论的流行语之一。由于“润”的汉语拼音“rùn”与英文单词“run”一样,即跑的意思,因此被许多网民延伸作为跑路、开溜,或移民海外的代名词。而这也意味着,“移民海外”成为当前中国民众热议的话题。

今年35岁的巴特是一位文艺工作者,正规划下半年离开中国的他,被朋友戏称为“润学大师”。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关于离开中国的讨论,其实从2020年疫情暴发后就开始了。

他说,自身亲友中本就有不少人在海外生活、留学,过去逢年过节回到国内,长辈总会劝孩子多待一段时间再走,但2020年春节那顿年夜饭却一改常态,一个亲戚吃完饭后,就为孩子买了机票,让他隔天立刻回纽约,“后来事实证明完全对了,因为之后完全走不了”。

两年过去,巴特说,从今年春节过后,身边又有更多朋友选择离开中国,转往海外求学、就业。

事实上,中国社交平台微信关键词搜索指数也显示,从今年1月起,有关“移民”的关键字搜索便逐步攀升,在4、5月间来到高峰。

其中,4月3日中国宣布“严格坚持社会面清零不动摇”,当天微信上有关“移民”的整体搜索指数较前一天上升440%,单日搜索量达到近5000万笔;而在5月17日上海宣布陆续解封当天,“移民”的搜索指数日增逾471%,单日搜索量超过1亿笔。

“移民”搜寻频率显著增长

此外,谷歌搜寻趋势(Google Trends)数据也显示,过去90天内,在中国大陆区域内关于“移民”的搜寻频率、次数也有显著增长,并在5月1日达到高峰。相关搜寻的前三名则依序为“日本移民”“澳大利亚移民”“新加坡移民”。

被问到为什么想离开中国,巴特说,包括他自己与身边做出相同选择的人,大多都是觉得继续留在中国,不论职业发展、生活自由度都会受到很多限制。

他以自身为例,表示近年在中国从事文艺创作的题材受限,创作往往须要符合“主旋律”才能获批准。因此,他计划下半年到海外寻觅新出路,但能否顺利成行,却成为当前一大难题。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上月中旬提出要严格执行“从严从紧的出入境政策”,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严格审批签发出入境证件。根据官方事后解释,出国出境复学、就学被视为“必要活动”之一,能获及时受理审批护照证件,办理出国出境手续。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留学中介对本报透露,正因为就学被视为可以出国的“必要活动”,“留学”便成为移民的“垫脚石”。

他说,这一两年来,举家跟着孩子一起出国留学的案例逐渐增多。在严控出境政策发布后,更有父母选择与孩子一起申请“留学”,“小孩念本科(大学),爸妈念MBA(工商管理硕士),其实就是逐步安排移民海外”。

除了这个现象外,他也观察到,这一年来低龄留学的比率有所增加,“过去都是高中生大学才出国留学,现在很多是初中、高中就去国外了”。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Independent Educational Consults Association, IECA)专家级顾问于晓璐,在中国有超过10年留学申请指导经验,辅导案例以申请美国寄宿中学为主。

她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就她观察,2020年申请出国留学的数量较以往减少约30%至40%。但今年就已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尤其是4、5月之后,咨询数量甚至比疫情前更多。

于晓璐指出,过去家长多考量到孩子年纪小,会选择先留在国内求学,待大学时才申请留学。有此考量的人群当中,持中国护照的孩子多会到民办双语学校就读;持有外国护照的则会到国际学校。

不过,在疫情发生这两年,受到双减计划以及政府对民办学校的监管影响,多地去年公告调减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在校生占比,其中省域内不超过5%,县域内不超过15%等内容。

金融时报上周也报道,受到中国防疫政策与监管政策影响,中国英国商会(British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估计,今年将有多达60%的外国教师离职。

于晓璐则说,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国内相关师资力量大幅变弱,加上许多民办学校也开始要求学生参加中考,与计划让孩子在留学前接受双语教育的家长预期不符,便因此决定提前送孩子出国。

“海归”者也回到海外生活

除了准留学生外,也有“海归”人员近期选择回到海外生活。

巴特就提到,近期离开中国的朋友当中,多少都有在国外长期生活、求学或旅行的经验,这些人大约在25至45岁之间,自身财力允许,因此能快速适应国外生活。

他说,对这些人来说,在中国生活与在国外生活,就如同两道不同的菜,“有过对比之后,就知道这盘菜好吃,还是那盘菜好吃,现在到三四十岁,有能力了,就选择去吃那道‘合胃口’的菜”。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