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旭:中国抗疫能否也“稳中求变”?

时间:2022-03-16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京腔新韵

今年3月以来,中国遭遇2020年初首轮冠病疫情受控后,最严重的一波本土疫情。短短半个月,各地累计报告超过1万5000例感染者,疫情波及大多数省份。

深圳上星期天开始进入“封城”状态;重灾区吉林省“封省”、加建方舱医院;就连“防疫模范生”上海也面对前所未有的质疑,华亭宾馆疏失造成疫情破口、第六医院发生医护冲突,频繁成为舆论焦点。

这轮疫情来袭前,外界高度关注,中国是否会在北京冬奥会后,调整现有的高压防疫政策,向着与病毒“共存”迈出第一步。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全国人大和政协年会)期间,官员多次谈到疫情时,都强调了“动态清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也亮明要“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这些表态释放的信号是:中国暂时不会走“共存”路线,但不也盲目追求“零疫情”或“绝对清零”。

两会结束当天,中国宣布放行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常用的抗原自测产品。一些西方媒体也联系到一个月前,中国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了辉瑞研发的冠病药物,认为在两年多的严防死守后,中国防疫政策可能出现松动。

然而,随着新一轮疫情暴发,好不容易出现的曙光会不会再次黯淡?中国防疫政策走向开放之路会不会遇到新阻力?

当前上海的情况尤其受关注,因为在精准防疫上走在全国最前端的上海,是各地“找作业抄”的“模范生”。

疫情发生两年多,在很多地区“一刀切”防疫时,上海几乎没有封过城,甚至没有进行过大规模核酸检测。今年1月,上海还因精准防控,把中风险地区缩小到一家面积仅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被人们津津乐道。

中国整体的防疫若要适当松绑,堵住疫情大规模扩散的同时将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上海模式”很值得参考。但此次上海疫情暴发后,这个模式面对巨大争议,互联网甚至出现嘲讽声,认为“上海精准防疫的神话破产了”。

上海防疫专家张文宏前天也在微博直言:“上海的精准防控在这次奥密克戎BA.2传播之际,由于发生突然、启动晚、病毒快,目前仍处于与病毒的并跑阶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上海挺不住,等于证明只有高压路线才行得通。上海官方昨天表明“不会封城,也不必封城”,让担忧“上海模式”失败的人松了口气,至少上海仍在坚持尽最大可能避免社会停摆,尽可能减少防疫措施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那么,如果上海这次能在控制疫情和平衡经济生活上做到两全,这能否为其他地区提供样板,促使中国对高压防疫政策做出新的调整?

不惜代价防疫的策略是简单的,只要封座一两个月,一轮一轮地展开全民筛检,就能实现“清零”。这样做在两年前疫情刚暴发时很有必要,但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奥密克戎对生命的威胁显著降低,高压防疫的利弊得重新权衡。这轮疫情波规模大、范围广,中国担心严格的封控影响生活出行,甚至导致饭碗不保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现在的疑问,并不是政府有没有能力控制住疫情,而是如此折腾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当然,中国若要调整现有的防疫政策,要具备一些条件,比如疫苗普及率得达到一定水平,把死亡和重症降到最低;人们要准备像其他国家那样接受“轻症不住院”的安排;在疫情大规模暴发后,各地医疗资源得确保不出现挤兑,毕竟在发展高度不均衡的中国,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少数。

除了医疗和科学问题,中国也得面对政治难题。在缺乏官方造势情况下,民众对冠病仍然有所恐惧,疫情蔓延会不会引发恐慌,演变成官方最不愿看到的不稳定?此外,中国的抗疫政策已被贴上制度优势的标签,任何主张放弃“清零”路线的观点和做法,很容易被扣上“投降主义”的帽子,去年张文宏因为提出世界要学会与冠病共存的客观事实,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可就如中国过去40多年来历次走出困局的经验所启示的,当前的抗疫政策要调整,关键在于解放思想。和当年一样,解放思想的信心需要高层赋予。在下半年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官方频频强调稳字当头,北京能否卸下心理负担?对疫情大规模蔓延可能引发的不稳定风险,又愿意付出多大承受能力?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中国抗疫能否“稳中求变”。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