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印同:法国控制人潮经验值得借鉴

时间:2022-11-01 07: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热点话题

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导致惨重伤亡,看现场视频,参加万圣节活动的年轻人被挤压得一动不动,像陷在流沙里,救助人员拼命拉也无济于事。

很多年以前,我所在的城市也发生过一起元宵节踩踏事故。公园里普普通通一座桥,灯会期间大量人群在附近聚集,过桥时有人倒地,后面的人不知情或者停不住,继续往前走,当场六七个人被踩死。

不知道政府当年是怎么善后的,有没有人总结过教训。但我当时就知道,一定要警惕人多的地方,尤其节日期间,很多人被欢乐的气氛鼓舞,容易放松,也会有人趁机恶作剧,更不排除一些人酒后兴奋,容易失去理智。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告诫我们,人群本来就容易陷入集体无意识的狂热。所以我一定会在人多时候避开有坡有桥的地方。没有人是神仙,能抵挡几百人哪怕几十人瞬间挤压的重量。

后来我也见识过在应对这方面很厉害的国家,尤其是经常组织大规模街头运动,或各种名目狂欢节或音乐会的法国,很少听说踩踏事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是民众有安全意识,会自觉保持人跟人之间的距离,太靠近时会互相提醒。这种意识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有一年总统大选揭晓当晚,我们几个朋友在胜利者阵营的庆祝现场,至少二三十万支持者在欢呼。一个朋友感慨,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么多人,又可以走来走去的呢。

二是警方有丰富经验,指挥官善于观察,让警员或者志愿者及时引导。所有可能的危险地段都有人疏导人群。我每年都去参加艾菲尔铁塔下举行的国庆音乐会,这些音乐会都有法国顶尖歌手参加,像流行音乐巨星强尼·哈立戴这种,一般都是四五十万现场观众聚集在战神广场和塞纳河两岸。在广场上的人群都被分成一片一片,分区域坐下,而不是无限制扎堆。音乐会结束以后已是深夜,所有人都急着回家。现场广播会提醒,大家要分批分拨撤离,告诉有哪些公共交通路线。在我看来,更有趣的一个手段是,主办方会继续放音乐吸引大家继续嗨,很多人也会在草坪上继续喝酒聊天,等着人少点再回家。

疏散的道路上有警察在指挥交通,附近的地铁站则全部关闭,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分散人群,而不是一下子都涌进去乘车。人们需要至少走半小时才能坐上公共交通工具。公共交通也会临时加班加点,工作持续到很晚甚至通宵。

法国人这套成熟的机制和社会心理掌控得很好,使民众自由放松,却又保持安全理性,非常值得借鉴学习。但是还做不到的国家怎么办?只能加强自身防护。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可以选择不去、不参与,如果去了人多的地方则要保持警觉,发现不对赶紧闪人。毕竟生命比狂欢更重要。

作者是时事评论员、北京法仕咨询公司总裁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