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香港要强化基层医疗 应付高龄海啸

时间:2022-10-06 10: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香港人口老化,面临高龄海啸,安老服务软硬件远远追不上需求,冠病疫情更突显长者医疗照顾问题,公立医院负荷能力有限,若不及时大刀阔斧改革医疗体制,强化基层医疗“治未病”,根本无法应付未来需要。发展基层医疗、加强安老服务,官员谈了不知多少年,进展却未如理想,新一份《施政报告》有何良策惹人关注。政府早前表示,基层医疗健康蓝图已完成制定,现在需要的是付诸行动。成立专责机构管理基层医疗系统,是迈步前行的重要一步,然而还有大量软硬件及人手配套工作需要处理,官方要有具体工作时间表及关键绩效指标,好让各界相信,强化基层医疗及安老服务不会光说不练。

安老业缺地缺人

居家安老须支援

香港现有150万长者,约占人口五分之一,预料5年后增至190万。根据统计署推算,到了2039年,香港将有多达252万长者,平均每3人就有1人是长者。人口老化与少子化现象结合,意味“双老”家庭将愈来愈多。2016年,全港双老家庭至少有29万,移民潮的出现,有可能加剧这一趋势。高龄海啸逼近,政府现在就要及早部署采取行动,不能“讲多过做”。

香港安老院舍严重不足,政府多年前推出“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鼓励持有土地的非政府机构提供更多院舍服务,又要求私人物业发展项目预留空间兴建院舍设施,惟实际作用有限;上届政府提出200亿元购置物业作社福设施,成效同样惹人怀疑。土地供应紧缺,严重妨碍增建院舍步伐,政府必须大举加快造地,提供更多院舍宿位,不过就算硬件设施增加及时,也需要人手营运。安老业人手短缺,业界估计津助及私人院舍人手空缺至少两成多,放宽院舍输入护理员,可以纾缓问题,但官方亦须制订安老业本地人力资源发展政策,培训更多本地护士,以及开设独立专业职系吸引年轻人入行。

安老业的困境,说白了就是缺地缺人,两者皆是“老大难”问题。借力大湾区,理论上行得通,惟现实执行难度不宜低估,很多关卡障碍都要打通。为补安老业服务不足,官方有必要从社区照顾及基层医疗方面多下工夫。双老家庭增多,“以老护老”未来将更普遍,官方需要加强对居家安老的支援,除了金钱津贴,更要为年长照顾者提供更到位更全面协助,例如增加日间暂托服务,已可减轻照顾者压力。长者居家安老,最担心就是生病。加强基层医疗,协助长者预防疾病,若遇小病痛,亦能在社区得到所需护理支援,毋须动辄到公院求诊甚至住院,不仅可以令长者放心居家安老,更可减轻公院负荷。

基层医疗重点在于“治未病”,以社区为中心,侧重预防,避免小病变大病。相比之下,专科及医院服务,重点在于“治已病”,以医院为中心。长者易有慢性病或长期病,基层医疗跟进他们健康状况,协助控制病情,对于降低住院率和减轻医疗系统压力,有一定帮助。早在港英时代,发展基层医疗已提上议事日程。回归后,特区政府亦一再提出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现实却是整个医疗策略依旧“重治疗、轻预防”,诊治基层市民及长期病患者的压力,依然高度集中在公院及公营诊所。有调查显示,年长病人因轻微病况而到公院求诊,情况普遍,反映基层医疗的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设专局统筹基层医疗

克服利益固化拓服务

政府推出长者医疗券,本意是鼓励长者选用私营基层医疗服务,实际使用情况却偏离原意。政府数据显示,将医疗券用于预防护理的长者并不多。另外,政府在拓展基层医疗网络方面,步伐亦嫌太慢。10多年前,政府提出设立社区健康中心,直至上届政府才有较大进展,时任食卫局长陈肇始落力推动构建地区康健中心及健康站,截至今年8月,全港18区,尚有3区未有康健中心或健康站。医卫局长呼吁市民由预防疾病做起,善用相关服务,然而由于宣传不足,地区康健中心使用率普遍偏低。政府基层医疗健康发展蓝图已完成,不日公布。为了应付高龄海啸未来对医疗系统形成的压力,基层医疗发展,有必要提速提效。

基层医疗发展未如理想,牵涉统筹不力。成立法定基层医疗统筹局推动政策,对于整合社区医疗资源、加强人员培训规划、推动“医社结合”、改善基层医疗服务可达性,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官方需要针对基层医疗发展,制订具体工作时间表及关键绩效指标,责成相关部门和机构贯彻落实。基层医疗要靠不同专业范畴人员支撑,除了医生,还需要护士、牙医、中医、物理治疗师、营养师、视光师等提供多元化服务。香港医疗系统由医生主导,利益固化、制度固化严重,以物理治疗为例,病人必须经由医生转介,部分情况下,市民需要轮候公院专科,才可得到有效转介信,等到接受物理治疗时,病情可能已加剧。物理治疗业界呼吁“求诊免转介”多年,面对重重阻力,迟迟未能落实。政府必须打破利益固化情况,为基层医疗发展减少障碍。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