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娜:把根留住

时间:2022-01-08 08:09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其实,新加坡传统文化的保留还算比较好,只是这些年越来越薄弱了。很庆幸地看到,本地还有许多民间团体,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南洋孔教会就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

不久前准备在南洋孔教会青年团主办的“萃英读书会”,开一个“从诗词里品读人生”的系列诗词讲座,跟大家分享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人的诗词人生。按说照顺序应该先讲陶渊明,不过我太爱苏东坡,就把他放在了第一个。

海报出来后,为让年轻人多接触古诗词,我让读大学三年级的女儿把它发到同学群里,我说:“没准你的同学里有喜欢苏东坡的呢,可以让他们听听。”女儿很认真地执行了这个任务。晚上回来向我汇报:“妈妈,我已经发了。不过有同学问我,谁是苏轼?我告诉她就是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那个。她说那不是王菲嘛。所以,你别抱太大希望,我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谁是苏轼。”

女儿的话,让我有些吃惊。不知道苏轼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读书时难道没有接触过诗词?不过感谢王菲,让她好歹还知道“明月几时有”。我开玩笑说:“那你没对她说是邓丽君,邓丽君也会唱。”女儿说:“不是一个时代的,她的妈妈估计会说是邓丽君。”

现在的孩子离我们的历史文化是越来越远了。这又让我想起另一件事,两个月前给她的一位同学饯行,那孩子学业优秀,拿了政府部门的奖学金,要去美国读大学。闲聊中,我问她:“你最欣赏的人是谁?”她一时回答不出,反问我“你呢?”我说:“孔子、文天祥”,听到这两个人,那孩子是一脸的茫然。

女儿忙打圆场说:“你要先说一说孔子是谁?文天祥是谁?”我说:“你们学理工科的也要懂一些人文的东西,这会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丰富。”通过这两件事让我悲哀地发现,现在孩子对我们的历史文化越来越陌生,甚至已经不知道苏轼、孔子是谁了。

在新加坡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新加坡是双语双文化”。其实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新加坡最多称得上双语,双文化只是一种美好的可能。

其他种族这里不说,从华族来说,为了配合日益下降的华文水平,我们的华文课本越改越简单、越改越实用,太实用的东西往往就缺乏了文学本身的美感。

孩子们感受不到华文的美,又怎么能够喜欢?华文课往往是老师教得辛苦,孩子也学得痛苦。为了应付考试,拿个好成绩,周末还得去上补习班,无非也是刷套题、写听写,真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如果能在华文课堂上注入文化的元素,把华文课变成一种美的享受,我们的华文课会变得生动许多。华文学习本来可以是很有趣的,如果它能与文化结合在一起,那是很轻松的,古诗词就是很好的一种。唐诗宋词经过几千年的大浪淘沙,能够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典;而诗人的理想操守、道德品格也会带给我们感动,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我给孩子们讲诗词,讲苏东坡、讲李白、讲杜甫,他们都很喜欢,不会觉得因为遥远而感到陌生。李白可爱、苏东坡好玩、杜甫也挺逗。说起苏东坡坎坷多难的人生经历,但他到哪儿都能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孩子们写《苏轼吃猪肉》:“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口中都不见。”说起苏东坡没钱买肉烤羊骨头,孩子写《苏轼吃骨头》:“苏轼吃骨头,家中有只狗。狗为什么瘦?因为没骨头。”就这样在寓教于乐中认识了苏东坡,苏东坡也不知不觉影响了他们。

学习古诗词是一种很好地接触我们华族历史文化的方式,诗词里面有许多美好、有价值的东西,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去领会和接受它们。我们的华族文化究竟在哪里?它不在庙堂、不在书本。它不是知识、不是概念。它是一种生活,就体现在这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人物身上,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品格。

苏轼距今已近千年,但他仍然打动着我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我相信,几百年后一定还会有人高唱“大江东去”,一定还会有人像我一样,在中秋节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

苏东坡和新加坡是有缘的。在当时,苏轼被人称为“大坡”,弟弟苏辙被称为“小坡”,新加坡也有大坡和小坡。这份缘延续了几千年,它不能从我们这里断掉;否则,真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子孙。李显龙总理也在2021年国庆群众大会上说:“我们做好文化传承的工作,年轻一代才可以接受悠久历史的熏陶。这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失去文化的根,以免随波逐流。”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华人的根,不管我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要留住我们的根。其实,新加坡传统文化的保留还算比较好,只是这些年越来越薄弱了。很庆幸地看到,本地还有许多民间团体,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南洋孔教会就是其中比较活跃的一个。

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南洋孔教会去年成立了孔子大学堂,推出系列的课程,特别是以80年代《儒家伦理》为蓝本的“儒品”课程,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让大家了解华人的道德与文化,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然而,“儒品”课程每一期的报读人数并不理想,且年轻人很少。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不知道苏轼是谁,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工作会变得越来越艰难,这些文化团体的生存也越来越困难。

明月几时有?何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不能期待像愚公移山那样,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作为个人,我只能够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希望古诗词能走入更多孩子和年轻人的生命,滋养提升他们的心灵品质,让传统文化能够绵延不已,留住我们的根。

作者是华文教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