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掉色的是美国还是民主?

时间:2020-06-05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北看记

先是冠病疫情失控导致死亡人数全球第一,接着是半个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示威与街头暴力,美国的2020年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仅在全球最需要时发挥不了头号强国的领导作用,国内的种族问题又在此时大爆发,形象大大减色。

这期间,任性的总统特朗普继续其失范表现,包括建议民众在体内注射消毒剂来对抗冠病、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威胁开枪射暴动中的抢掠者,最近又和反对动用军队镇暴的前国防部长公开对怼……出格言行让人叹为观止。

美国出尽洋相,让自由派知识分子很无语,让另一些不满美国的中国民众看了很解气,网上出现不少幸灾乐祸的嘲笑,包括讥讽美国政客可以在自家门口欣赏到“美丽的风景线”——暗批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曾赞美去年的香港骚乱是“美丽的风景线”。

眼前的这幅现实确实不无讽刺意味,一是去年的香港骚乱也在号称自由民主的美国上演,其次是骚乱中美国也出现和香港去年一样的“警暴”,甚至媒体记者被美国警察以橡皮子弹和胡椒喷雾对付;而领导人威胁开枪、出动军队的正当性,也让人忆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指责。

其实美国的种族问题由来已久,即使在奥巴马任职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时,美国也曾两次发生因黑人在警方执法或被警察扣押期间死亡而引发的大规模示威。非洲裔美国人在收入、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方面长期显著落后于非拉美裔美国白人,反之在犯罪率、被判入狱和被警察致死的概率方面明显高于后者。

冠病加剧了种族不平等,这次疫情中,非洲裔美国人染病、死亡与失业比率明显高于美国人口中的黑人比率。一种悲观绝望的情绪,成为助推这次美国大示威的柴火,严格来说,这是美国内部的矛盾。

但是美国的刺眼问题又不只是美国自家的事,其全球效应不容忽视。首先,世界头号大国自顾不暇,即减少了对国际领导力与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这从特朗普政府接二连三从国际事务与国际组织中“退群”已可见。如今出现的新危机,是美国最为张扬的核心价值——民主,在世界范围内面对质疑,甚至幻想的破灭。

一个越来越常见的质疑是:一个好制度怎么会选这样一个领导人?这类质疑出自其他各国,更来自美国的知识精英,他们愤恨特朗普糟蹋了美国的国际软实力资本、不懂国际贸易,未能体现美国应有的民主精神,甚至缺少对科学的基本尊重。

这些反思和争议有助于各方清醒面对民主体制的特点与局限。许多人确实把美国美化了,美式民主制度也绝非解决一切社会与政治问题的灵丹妙药。民主制度需要很具体的条件悉心维护,包括强大的社会中层、精英的责任感、理性主义、法治,以及尤为重要的妥协精神。倘若这些“要件”不存在或衰弱,两党制或多党制民主就可能陷入政党恶斗与议会空转。事实上,美国政治失效的质疑也持续多年了,奥巴马当年正是凭借“变革”的口号上台,然而他治下的美国仍找不到“变革”的药方,最后找到了特朗普。

不过,美式民主虽不适用于一切国家,但民主作为一种价值若被广泛否定或污名化,对世界而言也绝非好事。民主及其相关的理念,包括公民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思想与言论的自由、法治,都是人类文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进步。放眼望去,当今世上还没有另外一套理念更成系统且具有凝聚人心的说服力,而如果摒弃了对价值的坚持,国际社会或者一国社会内部徒剩利益、硬实力原则,强权就是真理,也是一种悲哀。

面对美国浮现的种种问题,其精英充满焦虑,近期,许多学术论坛热烈讨论美中关系、怎么修复美国民主等等。其中有观察人士预见,按照历史规律,美国正处于震撼中,要到明后年才能重振旗鼓。这些讨论的一个突出特点在于,尽管对特朗普诸多不满,这些精英对美国制度依然充满强烈自信,深信民主的生命力和危机感终将让美国走出当前治理不良的现状。在信仰与信心的这点上,和其竞争对手相比,美国显然更胜一筹。

赞一下
(196)
47.9%
赞一下
(213)
52.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