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官员阐释大资管监管新思路 业界期待“在变局中破局”

时间:2017-07-31 14:1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作者 李铮

路透北京7月30日 - 行至十字路口的中国大资管行业正在等待顶层设计建立的统一监管框架落地。业界高管普遍认为,当前资管业务出现问题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不同机构之间缺乏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所致,未来统一资管新规后金融机构加快转型的过程可能较长且更加痛苦,但对行业长期发展而言是机会。

周六参加2017中国资产管理年会的官员和金融机构高管并表示,监管最终目的是要打破刚性兑付、回归代客理财的属性,但从防范金融风险的角度,打破刚性兑付需要具备的法律制度和投资者需要有足够风险认知承受能力等很多前提条件仍不具备,因此需要把握监管的节奏和力度,各项政策实施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分阶段进行。

“行业中出现的风险是监管部门着手统一资产管理业务标准规制的出发点,从而能够以问题为导向,来改善监管制度,”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指出,当前资管行业存在标准规制、产品形态、管理运作、表外扩张、风险承担和市场秩序六大乱象。

以风险承担为例,主要是刚性兑付的问题。她谈到,打破刚性兑付是行业和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始终很难,资产管理业务本应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但在实践过程中,投资者已经养成了保本保息的习惯;监管层和商业银行都在做打破刚性兑付的努力,但从目前看还是难以打破,这导致资金的价格被扭曲,投资者道德风险在催生。

还有一些银行机构的表外资产快速扩张,把表内信贷项目挪至表外变成非标资产,把理财资金投入到非标资产中,资管产品实际上扮演了信贷替代的作用,成为影子银行。在陶玲看来,影子银行本身是一个中性词,但如果影子银行没有被纳入监管,没有对应的资本、流动性、信息披露等监管约束,就会带来风险。

“监管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后,资管行业可能会经历‘质增量减’的过程,”她指出,质量提升,就是让资管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量减,则是资管行业的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过去三年泛资产管理行业管理资产规模呈爆发式增长,《2016年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去年末大资管行业总体规模已达116.18万亿元人民币,剔除重复计算部分,总规模在70万亿左右,其中银行资管业务是29万亿,占比超过40%。

中国平安总经理任汇川指出,规模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的显着提升,影子银行与通道监管套利带来三大危害:一是资金空转严重,层层嵌套规避监管、规模虚胖;二是抬高社会资金通过金融中介进入实体经济的资金成本;三是加剧、掩盖风险,表外业务的风险拨备和实际风险水平不太匹配,无法真实反映风险。

**统一监管下探索差异化监管措施**

实际上,央行在7月初发布的2017年金融稳定报告中已明确资管业务监管的思路和方向,总体体现有序渐进的策略,如“逐步消除监管套利”、“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同时避免一刀切,“对于主动管理,以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为目的的嵌套运作形式给出合理空间。”

陶玲表示,统一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重要的是要树立资管业务监管的“新”理念,概括而言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一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从跨周期和跨行业的视角加强逆周期的监测和调节,降低影子银行风险、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打破刚性兑付;二是落实功能监管,按照产品的功能、产品的特性来划分,同类产品适用同等规则。

具体来说,比如可以把产品从募集的方式划为公募产品、私募产品。公募产品面向公众投资者,私募产品面向合格投资者,他们之间适用投资范围、信息披露、杠杆水平等监管规则有所不同。再比如,按照投资方向不同,也可以分为固定收益类、权益类、混合类等资管产品,对这些产品进行分类监管。

三是对于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建立一套覆盖产品发行、资金募集、产品投向各个环节的综合统计制度,穿透了解产品最终的投资者、穿透底层资产、穿透杠杆水平等;四是严格行为监管,金融机构不能够用理财资金与自身关联方进行不正当的关联交易、利益输送、操纵市场;五是实现监管的全覆盖,未经批准不得开展金融业务,把非金融机构发行、销售、代销理财产品的行为,纳入监管视野中。

六是强化监管协调。一方面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防范风险和规范行业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对各类资产管理业务要设置合理的过渡期,实施新老划断,不能搞一刀切。同时要对金融创新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加强与市场沟通,引导市场形成稳定预期。

“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始终是一个开放性的课题,统一行业标准是规范行业的第一步。”陶玲强调,未来,统一的资管标准出台后,央行还会同监管部门继续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及时评估监管规则的有效性,并适时进行调整。”

浦发银行发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谢伟表示,从监管角度看,在统一监管的框架之内还需要保持不同金融机构的独立性和差异性,将分业监管和功能监管、行为监管有效结合起来,使得不同金融机构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未来,随着规则的统一和市场的规范,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将会更加有序。

“大家在银行理财转型上现在已经形成高度一致的共识,前一段时间大家迷茫、恐慌,甚至想办法怎样博弈,但现在大家是理智的。”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卫平建议,监管应考虑不是银行资管要做不要做的问题,而是怎么样让商业银行资管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健康转型。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