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美关系的未来还会有基辛格吗?

时间:2023-11-30 20: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下午察:中美关系的未来还会有基辛格吗?

美国前国务卿、传奇外交家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星期三(11月29日)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1月29日去世,享年100岁。(路透社)

基辛格在1970年代担任美国国务卿,对美国外交政策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1971年秘密访华,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基础。

中美关系近年恶化,基辛格警告两国关系“已站在悬崖边上”,今年7月,他以百岁高龄突然访华,受到中国高规格接待。

被中国人称为“老朋友”的基辛格,为中美关系做出过怎样的贡献?他对中国和全球格局有怎样的判断?基辛格的政治和外交理论对现在的世界是否还有意义?

半个世纪前的秘密访华

时间回到50多年前。1970年代初,世界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基辛格正在共和党总统尼克逊的领导下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左)1971年在白宫与时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基辛格交谈。(路透社)

当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在与苏联的争霸中,形势一度处于下风。另一边,同为共产主义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的关系恶化,1969年还在珍宝岛发生严重武装冲突。

在双方共同的需要下,中美开始走近,两国通过“乒乓外交”等方式加强交流。1971年7月9日,作为尼克逊特使的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途中秘密访问北京,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中国国务院时任总理周恩来进行了会谈。中美当月同时发表公告宣布尼克逊将访华,震惊世界。

基辛格(右一)1972年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左一)和时任国务卿罗杰斯(William Rogers,右二)访问中国,并与周恩来(右三)会面。(路透社)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后来尼克逊访华、两国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建交等一系列事件奠定基础。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中美关系正常化影响了后来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美国最终在冷战中胜出,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则融入了世界,为之后的经济腾飞、走上富强之路打下基础。

基辛格(右)1973年以美国国务卿身份访问中国,并与毛泽东会面。(法新社)

1972年2月,基辛格陪同尼克逊访华。此后的50年间,他访问中国超过一百次,被历任中国领导人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1979年2月1日,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右)在美国华盛顿与基辛格会面。(新华社)
基辛格(右)1995年在美国纽约与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交谈。(路透社)
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左)2011年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与基辛格会面。(法新社)

在基辛格99岁时,中国官媒新华社发表评论说,50年前,包括基辛格在内的中美老一辈领导人和政治家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勇气,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作出了历史性的政治决断,“基辛格作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常青树、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推动者,在中美关系破冰中发挥的作用,中国人民不会忘记”。

警告中美关系站上悬崖 百岁再访华

中美破冰后的40多年里,两国关系虽多次出现波折,但大致和平友好。不过近年来,中美关系恶化,两国在安全、科技、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博弈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中美脱钩、新冷战甚至爆发军事冲突的担忧越来越强烈。

基辛格今年6月接受彭博社访问时说:“就当前的关系轨迹而言,我认为有可能发生一些军事冲突。但我也相信当前的关系轨迹必须改变。”他警告,中美两国都已“站在悬崖顶上”(at the top of a precipice),如果紧张关系持续,台湾海峡可能爆发军事冲突。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今年7月18日,已是百岁老人的基辛格突然访华,受到中国高规格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基辛格会面时称“中国人不会忘记老朋友,中美关系永远和基辛格这个名字连在一起。”另外,基辛格也见到了被美国制裁的时任中国国防部长李尚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今年7月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到访的基辛格。(法新社)

据新华社报道,基辛格在与习近平会面时说,美中关系对于美中两国和世界的和平繁荣至关重要。当前形势下,应该遵守“上海公报”确定的原则,要理解一个中国原则对于中国的极端重要性,推动美中关系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不过,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之后说,基辛格这次访华不代表美国政府,国务院并不知道基辛格任何谈话计划。

中国官方和网友悼念

今年7月的访华,成了基辛格一生最后一次中国之行。他逝世后,中国官方和民间都表达了悼念之情。

习近平就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登致唁电,对基辛格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向其家人表示慰问。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则向基辛格家人致唁电,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致唁电。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历史将铭记这位百岁老人为中美关系做出的贡献。作为一位最珍贵的老朋友,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人民将铭记基辛格对中美关系投入的真挚感情和作出的重要贡献。

官媒中新网发文说,这位眼光犀利、看透世事风云的“中国人民老朋友”,走完了传奇一生。

不少网民也表达了哀思,祝基辛格“一路走好”,或者发布蜡烛图标。有网民留言形容他是“重要历史进程的推动者”“中美关系的见证者和守护者”。也有网民感慨“一个时代落幕”“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去了”。有网民称,基辛格去世前“仍在为艰难的美中关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基辛格去世相关词条星期四上午占据中国社交平台微博热搜位置。据中国媒体统计,基辛格咨询公司官网当天发布的悼文中,和“China”相关的内容多达11处。“基辛格官网悼文提到11次中国”也登上微博热搜。

基辛格如何看中美关系

虽然基辛格被中国称为“老朋友”,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外交家,他推动中美关系发展是基于对中国的了解和判断,以及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做出他认为最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选择。

2011年,基辛格出版了《论中国》(On China)一书。他指出,美国公开把亚洲组织起来遏制中国,或者建立民主国家集团发动意识形态进攻,这些举动均不可能成功,因为中国是多数邻国不可或缺的贸易伙伴。同理,中国试图把美国排除在亚洲经济和安全事务之外,也会遭遇几乎所有其他亚洲国家的抵制,因为它们害怕单一国家主导该地区可能带来的后果。

基辛格2011年出版了《论中国》(On China)一书。(互联网)

作为现实主义政治家,基辛格认为,中国崛起寻求的是安全和尊重,而非统治世界,中美关系不必也不应成为零和博弈。合作之路必定复杂,一时的感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无论形势如何变化,仍能持续的行为模式的能力。太平洋两边的领导人有义务建立共同协商、相互尊重的传统,共同进化到“太平洋共同体”(Pacific community)。

基辛格警告,如果认定中美注定会迎头相撞,两国像两个相互竞争的集团一样对待对方,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条通向灾难的道路。

斯人远去,时代落幕?

然而,国际格局已今非昔比,最近几年尤其变化剧烈,基辛格的实用主义权力平衡的国际关系理论还能否适应新的时代,也受到质疑。

近年来,在中美关系、俄乌战争等问题上,基辛格的立场多次被批评为绥靖主义。对于中美当年破冰的历史意义也有不同声音,一种颇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中国没有像美国期望的那样演变,却成为挑战美国地位和民主价值观的头号对手,美国几十年来是“养虎为患”。

现实中,习近平与拜登本月在旧金山的会面虽然让中美关系止跌企稳,但评估两国关系好转恐怕还言之过早,双方在一些深层问题上分歧仍在,包括对彼此的战略定位、台湾问题等。

拜登(右)和习近平今年11月15日在旧金山有百年历史的费罗丽庄园举行会谈,这是两人一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法新社)

面对当今这样的乱世,基辛格看似有点过时了,但作为一位百岁老人,他的历史感、他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的了解,是难得的。在书中,基辛格曾比喻,西方喜欢下国际象棋,寻求对中心的掌控与完胜;中国人则喜欢围棋,一种耐心耗时的包围游戏。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他也曾说过,拜登应该警惕别让国内政治干扰了“理解中国永久存在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the permanence of China)。

基辛格的百岁人生此时走到了终点,在中美关系乃至全球局势的未来发展,还会不会出现像他这样的外交家?那时的世界形势还会不会让这样的外交家发挥影响力?中美是走向他所说的“太平洋共同体”,还是“必有一战”?答案恐怕无人知晓。

赞一下
(2)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