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中国青年遍寻疗愈 只为能好好睡一觉

时间:2024-04-14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特稿:中国青年遍寻疗愈 只为能好好睡一觉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各行各业内卷不断,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年轻人在“996”加班文化、“躺平可耻”的主流舆论下,再加上手机、互联网对睡眠时间的侵占,不少人陷入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状态。都市年轻人纷纷追捧颂钵音疗、芳香疗愈、琴床疗愈以及禅修冥想疗愈等减压新方式。

潺潺的溪流声,啁啾的鸟鸣声,四周弥漫着植物的芬芳……在音疗师轻声细语的引导下,几位年轻人闭目躺在沙发上,沉浸在颂钵、铜锣、雨棍以及手碟等此起彼伏的乐器声中,神情渐渐放松,有的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这是位于北京东三环一家颂钵音疗工作室的场景。一些为焦虑、失眠所苦的都市年轻人赶在午休时间,在办公楼附近,花钱参加一场约50分钟的“躺平音乐会”,在音乐与冥想中进行自我疗愈。这种简单便捷又充满仪式感的新型疗愈方式正在中国一线城市兴起,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34岁的刘珊一个月前体验颂钵音疗后,她认为自己的焦虑得到了缓解,睡眠也有所改善。

她是一名粉丝近千万的带货主播,由于经常熬夜,持续高强度工作,曾一度紧张焦虑到一连几天无法入睡。她曾试过冥想、针灸等办法来助眠,都难以迅速见效,直到参与颂钵音疗后,睡眠状况才逐渐好转。

她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自己对音乐比较敏感,“乐器声相当于精神按摩仪,铜锣唤醒了紧张麻木的身体,情绪得到了宣泄……”

焦虑、失眠得以缓解,她为此支付了不菲的费用。刘珊每周进行两次一对一的疗愈,一次费用2000元(人民币,下同,379新元),过去一个多月她花了近2万元的疗愈费。

有人一掷千金只为能睡着觉,也有人走进音疗室,花钱购买情绪价值,摆脱焦虑不安。

疗愈师李艳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壹衍自然疗法工作室里用颂钵为客人做疗愈。(孟丹丹摄)

国企员工施筱宇(35岁)今年初由于工作原因,陷入紧张的人际关系无法自拔,情绪几近崩溃。

她受访时说:“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压力让人特别压抑,老觉得胸口喘不上来气,迫切需要自我疗愈。”

参与颂钵疗愈后,她说,敲打颂钵、铜锣、雨棍等乐器产生的声波与身体产生了共振,让她“放下防御,放下面具,沉浸在安全愉悦的空间气场里,身心都得到放松”。她形容现在的自己,从最初“冒着红油泡泡的麻辣火锅”变成了“清澈通透的清水”。

颂钵音疗正成为中国一些年轻人舒缓焦虑的身心放松活动。图为疗愈师李艳用颂钵为客人做疗愈。(孟丹丹摄)

音疗排遣了压力与焦虑,她也找到了让自己特别开心的事。为此,她花了1600元办了月卡,“得空就在疗愈馆里泡着”。此外,她还花费9800元参加了两门相关课程的培训,打算今后在心灵疗愈方面做些兼职甚至全职。

调查:青年成抑郁高风险群体

除了颂钵音疗,受到中国都市年轻人追捧的类似减压新方式,还有芳香疗愈、琴床疗愈以及禅修冥想疗愈等。商业化疗愈的价格从200元到数千元不等。一场约50分钟的团体音乐会(躺平音乐会)一般在200至300元,精品疗愈则从几百元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

疗愈费用不菲却仍受追捧的背后,离不开庞大的焦虑抑郁人群。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各行各业内卷不断,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年轻人在“996”加班文化、“躺平可耻”的主流舆论下,再加上手机、互联网对睡眠时间的侵占,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焦虑抑郁以及失眠状态。

中国中科院心理所去年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中国民众的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这意味着,每10人中约有一人以上存在抑郁风险,每六七人中有一人存在焦虑风险。此外,青年是抑郁的高风险群体,其中18至24岁的年轻人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

焦虑抑郁往往导致失眠,而失眠又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整体睡眠质量欠佳,总体睡眠得分为75分,其中睡眠质量较差(70分以下)的人群占比22%。

疗愈自我找回生活节奏

在疗愈过程中,一些人在释放情绪的同时,开始自我探索,找寻导致自己焦虑的根源所在。

手碟是疗愈师使用的音疗乐器之一。(孟丹丹摄)

施筱宇在收获意想不到的疗愈效果后开始反思。她说:“我是一个很知足,容易满足的人,家庭关系也都很好,又是北京人,没有北漂的生存压力,没有过多的物质要求,可为什么还会常常感到焦虑?”

深入思考后,她发现年轻人不许躺平的主流价值观绑架了自己,导致自己常常焦虑不安。她说:“外界强加的单一价值观,比如说,35岁就应该怎样,就应该有这有那……我要慢慢找回适合自己的节奏和状态。”

刘珊对自己不惜重金买睡眠的解释,是为了“尽快重返直播间”。在停播的一个多月时间,她的直播间出现明显的掉粉。

她坦言,已过而立之年,还要以失眠与焦虑为代价,继续跟直播圈里的小鲜肉、小仙女们竞争,是为给家庭更多物质上的安全感,她说:“经济大环境不好,还有什么更好的事可以做呢?”

疗愈师李艳在位于北京东三环的壹衍自然疗法工作室里用颂钵为客人做疗愈。(孟丹丹摄)

多重压力叠加 引发中国青年普遍焦虑

施筱宇的“躺平”与刘珊的“内卷”,都是当下中国年轻人焦虑现状的写照。为排遣压力、缓解焦虑,像刘珊、施筱宇这样的中产,可以不惜花大钱,光顾商业机构进行自我疗愈。但在现实中,还有一些收入不多,又遭遇失业、陷入焦虑的年轻人,他们有的就选择走进山林寺庙,在远离世俗之地寻找精神支持,进行自我疗愈。

上海白领陆菲菲(27岁)去年因所在的企业倒闭失去了公关的工作。没有了收入来源,她就回到福建县城老家,与母亲一起居住。

本想躲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可以暂时“躺平”几天,“没想到,妈妈听到我失业了,比我自己还要焦虑”。她受访时说:“她没法接受我失业的现实,我也很沮丧,两个人在一起,每天都是在精神内耗中煎熬。”

疗愈需求不分阶层

她于是不得不返回上海。去年,中国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她也未能很快找到工作,情绪变得越来越焦躁。在朋友的指引下,她来到上海郊区附近的一家寺庙参加公益禅修,在早晚功课、诵经礼佛以及体力活中暂时摆脱压力的困扰。

由此可见,中国年轻人对于自我疗愈的需求,是不分阶层的。

学者说,当下中国年轻人面临的,是过去40年中不曾有的精神压力,这是造成普遍焦虑的重要原因。图为安徽阜阳招聘会上的大学生。(法新社)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生存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工作压力等,任何时代的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为何当下中国年轻人会因此形成普遍的焦虑?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项飚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当下中国年轻人面临的,是过去40年中不曾有的精神压力,这是造成普遍焦虑的重要原因。

他说,中国过去40年,经济社会一直高速发展,加上互联网时代的财富神话,中国社会形成很乐观的信念:只要努力,生活就会过得很好,房子越住越大,车子一辆换一辆,但随着经济在转型中下行或者停滞,特别是冠病疫情结束后,经济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好转。

“原来那种有希望要忙所形成的压力,加上了现在想忙还没有机会,想工作也没有机会,一种随时会被淘汰出局的压力”,多种压力叠加造成了年轻人的共同焦虑。

他指出,中国社会对多元价值的包容性,并未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共同进步,也造成了当下年轻人的普遍焦虑。

他说,考上好大学,到一线城市过都市白领的生活,成为全社会抱定的一个目标,如果十几亿人都相信只有这样一种好的生活方式,这种同质化的思想就会与客观事实脱节,而这一同质化的社会意识,本质上是少数精英的意识,于是就造成了大多数人对自己当下的生活从本质上不满意,从而引发焦虑。

身心健康渐受重视 新型疗愈方式渐成新宠

中国庞大的焦虑抑郁人数,也给颂钵音疗等疗愈新方式巨大的商业化运作空间,从而促使新型疗愈方式为更多人所知,由小众走向大众。

北京壹衍自然疗法工作室创始人李艳对《联合早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找上门来参与音疗,尤其疫情后,前来疗愈的人群,从互联网大厂、金融证券等行业的高压人群,扩展到学生、教师和医护人员等。

北京东三环的壹衍自然疗法工作室内做疗愈的颂钵、铜锣、手碟等乐器。(孟丹丹摄)

她说:“以前,我们需要做很多的解释介绍和推荐,对方也不一定会真的敞开去接纳和想去尝试,现在不需要很费力地去介绍和解释,对方主动体验的意愿就很强。”

在李艳看来,颂钵音疗等新型疗愈方式被更多人接受,首先是因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另外,当下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内卷,很多人感到身心疲惫而寻求减压;不少人物质上已经相当富足,但内心仍不够丰盈,很多时候身心无处安放,需要找到一种精神支持与慰藉。

项飚就认为,颂钵音疗、禅修冥想等疗愈方式在中国年轻人中兴起,不能认为完全是被焦虑推动的后果,“可以认为是一种补课式的进展”。

按他分析,如果将中国社会跟其他很多社会文化比较的话,中国社会生活组织方式是非常单调的,也是非常物质化的。

他说:“比如,伊斯兰文化里的祷告,基督教文化中去教堂祈祷,在印度做瑜伽冥想......如果不看信仰层面,很像一种冥想,就是安静,让人集中注意力。”

他说,在人类文化里面,类似冥想的活动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一块长期非常缺乏。“如果有人有这样的需求,曾会被认为是一个病症,一个问题,甚至是危险的,还会想象与意识形态挂钩,所以一直没有发展。现在,随着经济转型,中国须要从物质生产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生产……这个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疗愈行业的发展前景也使得颂钵音疗等疗愈方式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李艳说,目前来工作室的不仅有身心遭遇困扰前来寻求疗愈的人,也有打算做颂钵音疗师的,还有想做商业化运营,以及各种衍生服务的,比如疗愈产品的研发,疗愈短视频剪辑制作等等,都会来做专业化的了解。

知名咨询公司贝恩在对未来10年中国的商业趋势预测中指出,疗愈悦己经济将会愈发盛行。该公司认为,中国消费者将愈发重视身心健康,会寻求各类新型渠道获得情感支持,建立真实的社群联系,以替代陪伴方式和减压体验疗愈自我。

疗愈经济前景广阔,北京来福士购物商场外的瑜伽课程广告,也以凸显瑜伽冥想的疗愈效果来吸引流量。(孟丹丹摄)

为鼓舞员工士气 疗愈成企业团建首选

疗愈已成为中国年轻人的热门话题。在社交媒体小红书上,目前关于疗愈的笔记多达500多万,与疗愈有关商品超过66万件。一线城市中的实体疗愈空间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在北京办公楼密集区域,各种疗愈空间已有取代健身房、成为繁华商业区的标配业态之势。

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背景下,疗愈也成为中国一些企业团建的首选。一名不愿具名的疗愈师受访时说,她今年接到与疗愈相关主题的团建单子比前些年多了好几倍。

“一些公司效益不佳,员工绩效奖大幅缩水,那如何鼓舞员工士气?企业就会组织开展多场与疗愈主题相关的团建活动。”她说:“(这)既为员工提供了情绪价值,也节省了开支。”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