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监控资本主义的省思与因应

时间:2021-12-07 08: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最近女立委遭家暴痛殴事件引发全台湾哗然,但更令人意外的是此案同时牵扯出受害者被监控、嫌疑人录音笔录下政商名流对话存档,以及网军造假横行等骇人情节,不禁让人对人际之间的互动蒙上更多的猜疑与不信任。现实生活的往来都可能如此,那么每个人在几乎无管制的网络空间,数字足迹是否也安全呢?

基本上,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据无所不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体系,搜集消费者的网络行为,透过加值转换成行为数据,放在市场上贩卖,美国哈佛大学学者Shoshana Zuboff将其称为“监控资本主义”。

Google可谓监控资本主义的先行者,其分析用户的上网行为数据,建构用户专属的“数字足迹”档案,藉此预测用户的喜好和行为,将行为数据卖给广告投放主。而随着联网智慧化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现在几乎所有网络原生企业,都采用监控资本主义作为主要的商业模式,监控资本主义时代已经来临。但也衍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议题:

首先,从个体角度而言,科技本身应该用于造福人类,但监控资本主义企业的服务或产品,采用注意力经济的商业模式、运用各式演算法吸引用户,让用户沉迷于产品使用,已造成青少年以及成人科技成瘾的现象。

其次,从社会层面审视,社群媒体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利用个人化推荐演算法,根据分析结果投其所好,推荐用户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容易形成舆论的同温层,以及成为假讯息传播的温床。近期,离职的脸书员工就指控公司演算法的设计机制,可能会更激化社会的对立。

再从资讯安全的角度,监控资本主义也造成隐私权的侵害。目前多数企业服务要搜集使用者行为数据,都会事先提供《隐私权同意政策》以及《服务使用规范》,征求用户同意,但用户对于企业如何搜集行为数据,仅能保持最低知的权利,倘若用户在“隐私权条款”,勾选不同意的选项,甚至有些产品会限制使用功能或是完全无法使用。

监控资本主义的盛行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不应放任监控资本主义通行无阻,以免加剧对社会的负面冲击。观察各国规范的作法,以推出严谨的隐私权和个资法案、反垄断法案为主,但由于监控资本主义企业游走在法律边缘,在自由民主大旗的框架下,政府无法利用监管规范介入检视企业营运。

另一方面,监控资本主义企业所使用的演算法,也常因缺乏透明机制而遭受诟病,虽然各界纷纷针对演算法透明化机制有诸多讨论,但由于牵涉到企业商业机密,实际若列入法规监管,还需要诸多细节讨论。

此外,由于采用监控资本主义的企业,都是知名的科技巨擘,政府常利用反垄断法试图拆分其业务,目的是避免数据过度集中在大型科技企业,但由于这些公司都投入钜额经费于国会游说,因此反垄断法通常会面临政治,以及拆分科技巨擘业务将影响国家科技发展之难题。最终将落入骑虎难下,难以真正落实的局面。

平实而言,政府可提出诸多监管规范,抗衡资本主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如上述,会面临到实际执行上的难题,导致无法完全解决监控资本主义的负面影响。“监管”终究只是担纲人们的后盾,更强大抗衡的力量应来自于数字公民权的意识。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恐无法仅寄望政府提出监管规范,却对自身的权益漠不关心。因此,培养民众具备数字公民意识,是监控资本主义时代之下关键的课题,希冀透过推动数字公民权,协助民众建立一条防线,捍卫个人自主权,以及将注意力视为个人重要的资产。“监管规范”以及“数字公民权”双管齐下,才是抗衡监控资本主义之最佳解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