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良我:消弭历史认知的代沟

时间:2021-11-23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狮城脉搏

小儿今年中四,刚刚考完O水准会考。冠病疫情起落不定,各项防疫措施对处于好动年纪的青少年而言,不啻是对自由的禁锢;加上冗长的考试期,更给处于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带来额外的思想负担。如今考试完成,不论是小孩还是家长,都有如释重负之感。

望着小儿从学校校长手里领回的中学离校证书,我的脑海里却涌现60年前在这块土地上,跟小儿一般年纪的青少年学子,所经历过的一场风暴的历史片段。

那时候的新加坡正处在一个风雷激荡、云雨磅礴的年代。那是一个多事之秋,社会动荡,工潮迭起,年轻学子还未踏入社会,就被抛进风云激变的时代浪潮中。

1954年,新加坡华校适龄中学生因为和平请愿,在皇家山总督府前遭到警察强硬驱逐,发生了著名的“五一三事件”。6月,来自中正及华中等校的华校生在华中校园集中22天,配合“全星中学生请求免役代表团”与政府谈判的跟进,努力声援。最后,学生获准缓役,集中的学生和平离开校园。

1955年4月,象征亚非人民大团结的亚非首脑会议,在邻邦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在新加坡,同年4月福利巴士工潮爆发,罢工工人与警察发生冲突。5月,因学生前往现场慰问并支持罢工工人,政府责令华校停课,并要求处罚有关学生。学生表示不满,在华中校园集中抗议。最后,由劳工阵线组成的政府让步,学生无条件复课,集中行动再次取得胜利。

1956年,地处裕廊路上段云南园的南洋大学正式开课;同年,屡次申请注册被拒、最后获批成立刚一年的“星洲华文中学生联合会”被吊销注册。

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独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邦地位。1961年初开学伊始,华校中学生议论关于华文中学改制的问题。事缘政府决定自那年起,华文中学从“三三制”改为向英校看齐的“四二制”。亦由于华文中学的改制,那年高中三、高中二及中学四年级学生同时毕业。

于是,全新加坡华文中学联合成立“十校班长代表联席会议”,发表《告全新同学书》和《告社会人士书》。11月16日,在华中操场召开全新华校中学生万人大会,中正中学、华侨中学、中华女中、新民中学、树群中学、武吉班让中学、南侨女中、南洋女中、光洋中学和育英中学学生代表,发表《本坡十间华文中学代表谒见教育部长后联合声明》,并成立“全新华文中学生反对改制行动委员会”,议决于11月27日进行中四会考时罢考。

11月27日会考当天,罢考行动正式进行。学生分成两派,一派罢考,另一派要进入学校参加考试。罢考学生在学校门口纠察,劝导要进入考场的学生放弃考试,两派对峙情况紧张。教育部宣布第二天把考场转移,继续进行会考。

当时的华侨中学校长郑安仑在11月28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据广播消息,中四会考只有德明、德新、弥陀、黄埔、新民等五个考场考成,但人数无几,其他15个考场,不是考生不能进去,就是考官不能进去,结果都没有考成,考生即集中在教育部考试,共有1500余人,罢课学生即包围教育部,至下午四五时始陆续散去。据考回来的学生说,明日改在师训学院考试。”

这场罢考事件,一直到会考结束才跟着结束。事后,官方设立调查委员会,调查中四罢考事件并做善后工作。当年高中会考照旧举行,成为最后一届政府高中毕业文凭。从此以后,华校彻底改为四二制。

当年的华校学生之所以如此对抗政府对华文教育制度的改革,是出于自殖民政府时代起就产生的一种强烈不信任感。新加坡在取得自治后,不久又与马来亚合并,此后再独立。

事实也在在说明,在那个社会变迁不断的岁月里,华文教育并没有因为华人在新加坡社会占据大多数,就占有某种优势地位。相反地,因为冷战的需要,因为反共非共的政策,华文被无辜地与共产党划上等号,沙文主义的标签被强力地贴在维护华文的民众身上,民族文化因为政治而受到深重的伤害。

这发生在上一代人身上的事件,在许多亲历者心里留下了长长的阴影。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却因为不明就里而可能将这些事实当成“演义”。仅仅一、两代人的时间,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活生生的大事,已经成为历史专家和学者研究范畴的专业课题;而事情的缘由在普通民众眼里变得扑朔迷离,社会大众也免不了对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产生莫衷一是的看法。

前一阵子引起关注的本地“华人特权”“华人优势”的话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不同年龄层的人看来,不同的社会经历造就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切入角度,以致各自得出趣味迥异的不同观感。

我曾从不同的过来人口中,听过这个发生在60年前的“中四罢考”事件。在一本今年出版的《甲子回顾》的华中毕业生特刊里,我又读到这个让许多亲历者不能忘怀的、发生在本地华文教育史上的一桩重大事件。

这本厚重特刊有一份冗长的毕业生名单,包括三组于不同年份进入华中就读的班级学生,他们于1961年一同从中学毕业。这其中包括了当年高三八个班级的262名学生、高二七个班级的229名学生,以及中四八个班级的282名学生。

在不同世代成长的人,免不了对历史有些许不同的解读,怎样增加后人认识历史的纵深度及多维度,从当年的社会现实氛围解读历史,始终是一个艰深但又值得关注的课题。

小儿从繁重的会考中解放出来,在饭桌上开始跟大人交谈起一些无关功课的话题,这让我重新意识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面临的挑战。此刻我很想把从书本上读到的,在当年中学毕业叙别晚会上曾被禁唱的《青春闪光》歌词与小儿分享:

“快藏起离别的忧伤,快鼓起前进的翅膀,青春像鸟儿般飞翔,我们的生命就像它那样美丽坚强,美丽坚强,投向生活的波浪!”

作者是退休工程师

赞一下
(4)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