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来之不易的“双语人”

时间:2021-05-18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教育课题

得益于先驱们的远见与卓识,新加坡一直以培养高质量的双语人才为教育的根本策略之一。

本人在新加坡华文教育圈耕作十载,其中的酸甜苦辣都有尝到,人都说在新加坡当华文教师实属不易,但我想在这里抛开老师的身份不谈,只谈谈我们的学生,谁能说他们学习华文就容易呢?

华文的学之不易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就华文自身而言,它的读音与书写没有显而易见的关连,与英文相比,认读和书写的双重负担横亘在学生面前,成为了学习者潜在的难关之一。这一关就把很多起初对华文并不生厌的学习者挡在了继续钻研的门外。好在有一个小学结业考试,政策性利好的华文作为一个学科,得以笼络住一票看上去“热衷于”华文学习的家长和学生。

但一过小六会考,懵懂的孩子们就彻底认识了华文的真正身份,当它失去了重点学校敲门砖的巨大作用之后,很多孩子开始吃老本,依靠着小学积累下来的好词好句,走完他们人生之中不得不学华文的中学乃至高中阶段。总结而言,这应该被视为华文学之不易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缺乏除升学压力之外的学习动因。

好在,我们的教育系统还植根于文化和传统,我们华人自古就重视教育,而承载老祖宗这些优质思想的便是华文。在一些传统华校,在精英文化的保驾护航下,华文教育得以血脉延续,说不上枝繁叶茂,但也好歹涓涓细流,没断了香火。

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新加坡的华文学习者按理说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了,而普遍的共识是,学生更难教了,这就不得不探讨华文难学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华文文化需要先识记、后贯通的特点阻碍了学习者的探索欲望。

不管西方文化多么兴盛,我们的学生依然保持着华人特有的气质,这是文化的熏陶。可惜的是,孩子们在识记文化这一环节就已经不明所以了,只知道中秋节吃月饼,却不知月饼的背后是华人祈求团圆美满的传统价值理念。

如果说孩童时期不明所以是无可厚非的,那么长大成人之后,成了孩子的家长,突然意识到文化背后的意义了,却因为语言的修为不够而无法将核心的意义传递下去,这大是大非似乎已跃然于前。我们的文化如果用西方的价值观去看待,那是全然没有道理的。

为什么要孝顺老人?为什么要礼让他人?为什么要牺牲小我?文化的传递需要文字,更需要信仰。在多大范围里,我们的文化能够发挥作用,在新加坡建国一代那里是不成为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你让他一开始学习华文就从“先苦后甜”来教导他们,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把这似懂非懂的道理记在心门之外,直到过了而立之年,甚至不惑,才略有反思,却因为懒于探索丢失了最好的学习时光,后悔莫及。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很难在更富积极的环境中,让身为华人的孩子们体会华人价值观的当下意义,那就无法将作为载体的华文更好地推行下去。

在新生文化里,华文文化是老学究,是老古董,是老人家。很多优秀的双语学习者,直到他们变得优秀方才了解这一切的深远意义,这之前,他可能有一万个理由放弃这门枯燥的科目,而这一路的不易,更与何人说?

早在2009年,当时还健在的李光耀先生在新加坡华文教研中心揭幕典礼上,提出了“乐学善用”的理念,作为智者的他经历一辈子的政治生涯和晚年时的华文学习之后,似乎意识到了新加坡学生华文学习的不易,于是提出了“乐学”这个概念。

显然,华文文化里没有“乐学”一说,可是,先苦后甜的思想已经无法争取过惯了甜蜜生活的千禧一代,以及之后的一代又一代,于是乎,“乐学”作为一个思路呈现在华文教师面前,他的一番苦心可见一斑了。

华文学起来是真苦,不只生活中鲜有用到,就是用到了也都是跟阿公阿嬷来交流,阿公阿嬷不在了,也就没有了用的意义。顶多中餐馆点餐?说起来,华文是一点也不酷的。学那么多也还要用英文翻译着来学,这一条条华文学习的困难之因已经无须赘言了。

5月11日是我所在的学校十年级学生考IGCSE华文作为第一语文的考试了,我之所以写这么多看似不专业的华文学之不易的原因分析,其实是在为我的20个学生加油打气。

他们都是新加坡本地的孩子,误打误撞接触了华文作为第一语文的科目,在近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研习了文学篇章,古文,又要学写描写文和记叙文。他们的教材里有朱自清的《背影》,有鲁迅的《一件小事》,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很明显,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难很难的,我的学生一边查词典,一边理解跟他们八杆子打不着的课文内容,学现代文就已经是挑战了,还要学文言文,真够难为他们的。

虽然一切看着都那么毫无道理,但是我却收获了多年来少有的教书快乐,当我气喘吁吁地用一节课逐字逐句地给他们讲解完一篇短小的古文之后,我知道他们还不能够十分了解学习这一切的背后意义,但是,当我带着他们去回顾我们的生活里有哪些事情和做法,跟古代文章中的思想不谋而合之后,看着他们似懂非懂地点头和默默无语地专注,我隐约觉得我给他们厘清了一些华文学习的意义吧。

至少看着他们自觉地整理笔记和翻阅资料,自觉地背诵和默写《论语》的篇目和古文实词、虚词意思,我知道这条路虽然难,但是还是有走下去的必要。不管他们明天的考试结果如何,我都应该为他们不曾放弃而鼓掌,为他们迎难而上而骄傲。

在日本,他们称一辈子从事一个行业的人叫“职人”,用这个方法来称呼我们新加坡的双语学习者,那就是“双语人”。看着政府内阁里那些优秀的双语人才,作为一个华文教师,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够教出来像他们一样的人。

我想“乐学”这个目标是极难达成的,但是先承认孩子们学习华文的难处,并让他们清楚知道难的原因和道理,我相信任何一个文化都不乏以苦为乐的人吧,而那些一辈子从事一个行业的人,不就是以苦为乐,甘之如饴的人们吗?在此,也为新加坡那些优秀的双语人点赞加油!希望新加坡的明天有更多的“双语人”。

作者是圣约瑟国际书院华文教师

在新生文化里,华文文化是老学究,是老古董,是老人家。很多优秀的双语学习者,直到他们变得优秀方才了解这一切的深远意义,这之前,他可能有一万个理由放弃这门枯燥的科目,而这一路的不易,更与何人说?

赞一下
(8)
88.9%
赞一下
(1)
11.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