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九:气候外交为中美关系“搭桥”?

时间:2021-04-24 10:3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钟鸣九

近期,中美在气候外交领域的一系列互动,为双边关系带来一定新气象。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孙兴杰对笔者表示,中美关系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尤其是美国提出双方竞争与合作的区分。不过,气候问题是中美共同确认、能够且已经进行的合作议题。就此而言,气候问题无论合作具体内容如何,都带有很强的战略性。

内地学者:两国关系止跌反弹

孙兴杰认为,气候议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美关系气氛,打开双方合作通道。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到中国参与美国举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皆显示中美关系呈止跌反弹之势,对双边及国际关系均为积极信号。

自美国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气候问题再次变成全球热点问题。与特朗普政府相比,拜登政府对气候问题的看法、态度发生重要变化。孙兴杰指出,气候问题是拜登政府重返国际舞台的关键抓手,既关涉未来产业结构竞争、美国抢佔清洁能源市场利益,更涉及美国如何在全球应对气候危机的挑战中发挥领导力的问题。

再观中国,近期亦不断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气候方面的合作,包括与美国及欧洲。中国领导人在本次峰会上再次重申,中国已制定力争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重要组成部分紧密联系。

事实上,气候问题非常复杂,涉及清洁能源技术、碳排放和发展权博弈等问题。从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至今,气候议题作为全球性议题,无论达成共识及采取行动,难度都很大。孙兴杰指出,虽然气候问题不乏分歧,需要复杂谈判过程;但只要能维持合作谈判的局面,就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纽带。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政府在人权、涉疆、涉港等议题上对中国展现强硬姿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此前指出,中美在具体领域的合作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必然与整体的中美关系息息相关。不应指望一方面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在双边和全球事务中给予理解和支持。

区分合作与反击 料成未来常态

孙兴杰认为,中美关系尤为复杂,很难把所有议题“打包”处理,而中国目前的处理方式是理性化的“就事论事”。一方面,对于美方回到全球气候框架表示欢迎,探索双边合作;另一方面,对于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等言行坚决反击,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合作与反击的区分,或将是未来中国对待中美关系的常态。

赞一下
(3)
33.3%
赞一下
(6)
6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