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月份青年失业率破20%创新高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时间:2023-05-17 07: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中国4月份青年失业率破20%创新高 数据显示经济复苏动能减弱

中国青年人失业率继续走高,4月份16至24岁的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至20.4%,首次突破20%,显示中国年轻人面临的就业压力愈发严峻。与此同时,宏观数字也反映出经济复苏的动能在减弱。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星期二(5月16日)在发布会上指出,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不过,目前中国就业结构性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青年人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4月16岁至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继续上升,达至20.4%。

这是自2018年有该项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值,较3月提高0.8个百分点。此前在2022年7月,这一数字曾达到19.9%。

付凌晖也称,下阶段,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服务业持续好转,加之稳就业政策显效,就业形势有望总体稳定。他表示,相信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青年人就业形势也会逐步改善。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面临通缩风险的讨论近期不断升温,中国央行与国家统计局本周相继发声,强调当前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

付凌晖在星期二的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同比涨幅总体上是回落的,4月份同比上涨0.1%,涨幅比上个月回落了0.6个百分点,但“CPI走低主要是一些阶段性因素影响”。

付凌晖强调,当前中国价格低位运行主要是阶段性的,中国当前和下阶段都不会出现通缩。

中国央行星期一则发布报告说,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报告称,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今年2月以来,中国反映消费物价的CPI连续3个月下降,4月份CPI同比上涨0.1%,为2021年2月以来新低;4月份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6%,连续下降七个月,降幅连续四个月扩大。这引发外界担忧中国通缩风险正在上升。

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解析,尽管中国出现了物价水平持续三个月下跌,具有一定的通缩压力,但这是由结构性的问题导致的结构性物价下跌,并非典型的通缩现象。

王军称,公认的通缩现象有“两个特征、一个伴随”特点,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并伴随着经济衰退现象,目前中国经济现状并不符合这些特征。

他说,当前中国物价水平的下跌既非持续性,也没有普遍性,物价涨跌呈现分化现象,部分商品特别是食品价格下跌,但服务业价格仍在上涨,此外,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保持在12%以上,目前也处于疫情后比较温和的结构性复苏态势,并没有经济衰退现象,这些都不符合判断通缩的标准。

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二公布数据显示,4月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6%,增速高于3月份的3.9%,是自2022年9月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大幅加快7.8个百分点,是自2021年3月以来的最快增幅。

不过,这两大数据都低于外界预期,此前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预期,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10.9%,社会消费品零售预计增长21.0%。

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持悲观态度。野村证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失望情绪开始蔓延,他们看到经济螺旋式下滑的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经济活动数据走弱、失业率上升、通货紧缩持续、市场利率下降和货币贬值。他们预测,由于基数较低,中国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长可能看起来仍较高,但环比增长可能出现实质性下滑。

花旗经济学家则在报告中称,中国已不再处于重新开放的最佳时期,在政府不采取果断行动的情况下,进一步修复市场情绪的希望可能正在减弱。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