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政策法过首关 美战略模糊变清晰

时间:2022-09-18 09: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上周三(14日)以17票赞成、5票反对通过《台湾政策法》,该法案被视为是1979年《台湾关系法》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全面重塑,是一部明目张胆宣示“一中一台”的法案。尽管通过的修订版,对有关台湾主权象征的条文有所虚化,但对美台军事合作的条文,被认为是美国对台战略最清晰的“模糊”,将“一中政策”掏空得“只剩下一层膜”。该案最终成为法律需时仍久,但成事机会颇高,中方已作强烈表态。该法会否将中美关系推至破裂边缘,甚至成为压断中美关系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条稻草,未来几个月值得关注。

《2022台湾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出笼的背景,既有美国国内的政治因素,11月将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民主共和两党斗得你死我活,此时都要争夺对华强硬的旗帜,来突显政治正确;背后亦有民进党“台独”势力推波助澜以及台美之间的利益交换。法案两名领衔发起人,民主党籍的参议院外委会主席梅南德兹(Bob Menendez)与共和党籍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4月曾率团访台,与蔡英文等台湾高层会晤,格雷厄姆当时曾表示希望台湾采购波音飞机;两人于6月联手提出“台湾政策法”草案,并令法案顺利排上议程;8月30日,台湾华航董事会就决定,订购16架波音787-9客机,被质疑是受“政治施压”;该法案在上周闯过“首关”,台湾官方马上表达“感谢”,有台湾媒体人调侃道,“难道不会觉得有钱能使参议员推磨吗?”

疑买飞机换议员提案

条文虽微调实质未变

获通过的“台湾政策法”与最初的版本相较,部分条款作了些微调整,例如将驻美国的“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称属“国会意见”;美国在台协会(AIT)台北办事处长任命,不再要求如驻外大使般需经参议院“确认”;将台湾当作“主要非北约盟友”(Major Non-NATO Ally)方面,表述由原来的“指定”(designated),调整为台湾“应该”(shall)像MNNA般“被对待”(treated)。这些修订,据说既是避免削弱政府行动的灵活性,也是怕刺激北京对台动武。

梅南德兹在投票后说,该法案不会改变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或战略模糊性。事实上,该法的要害是,将台湾“主权未定论”法律化,大幅提升美台军事关系,同时对大陆对台的武统行动作出威吓。例如,法案针对联合国恢复中国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称,该决议并未处理台湾代表权问题,亦未含任何攸关“台湾主权”的声明。这是悍然撕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直接挑战中方底线的提法;法案规定,未来5年美国将向台湾提供65亿美元军事援助,授权增售台湾有助吓阻“侵略”的武器,并优先处理台湾军购申请;法案还要求美台建立包含沙盘推演、军事演习在内的全面训练计划,让两军熟悉,发展“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来增进台湾防卫能力。这等于修改“台湾关系法”,对台军售不再限于“防御性武器”,甚至让美军未来介入、接管台湾整体防务、训练活动,难怪被指是“最清晰的战略模糊”。

推美台军队互通性

为统一提供新动力

美国立法程序繁琐费时,“台湾政策法”还须在明年1月本届国会期满前,于参、众两院全会通过,才能交总统签署生效,而该法案现在众议院尚无对应草案。在未来4个月内,既有11月8日的国会中期选举,还有感恩节及圣诞节假期,时间相当紧迫。惟以美国目前的反华大气候看,该案成法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已表达对该法案的强烈反对,呼吁美方“停止推动”该法案,习近平近日在出访中亚时强调,“任何国家都无权做台湾问题的裁判官”,亦有针对该法的意味。事实上,自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上月访台之后,北京对美国府院在台湾问题的立场差异不再抱有幻想。

下月大陆政府将召开二十大,确定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方针大计,11月中旬是G20峰会和APEC峰会,习近平或与拜登举行首场峰会,11月26日台湾将举行“九合一”县市长选举,无论“台湾政策法”何时通过,都不会打乱中国完成统一的既定部署和节奏。在佩洛西访台、中国发表第三份“台湾问题白皮书”后,中美关系和台海战略格局的新常态已然成形,“台湾政策法”既不会提前也不会拖慢两岸统一的时程,只不过令北京对民进党的台独企图、美国的虚伪本质,进一步确定,亦为中国统一提供新的动力与契机。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