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锐绍:台海军演后的中美和两岸三地形势

时间:2022-08-10 10: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作者:刘锐绍

耳畔传来台海军事演练之声,忽然记起《帝女花.树盟》歌词“愁云战雾罩南天”、“凤台枉设葡萄酒”,正合眼前光景。第一句不用解释,第二句乃指在两岸关系恶化之前,香港原是两岸“润滑剂”;一些不为人知的沟通工作,也是在香港进行。可惜当年的葡萄美酒,如今已樽倾泻地,白白浪费了香港这个穿针引线的求偶凤台。

(1)中美各得其所 台湾被绑上轿

首先简略回顾这次台海军演后的形势。

──美国按其设想,至少达到三个目的。第一,在国际面前制造了“中国威胁和非理性”事例,增加国际的“恐共”忧虑和“联手制华”的本钱,且看亚细安的声明就是一例。第二,利用解放军演练期间,尽量收集军事数据,评估日后两岸以至中美对决的系数。解放军有见及此,也不会真的“精锐尽出”(只是壮民气的宣传),彼此兵不厌诈,互相刺探军事实力而已。第三,成功促使台湾进一步依赖美国,不能动弹。

──中国大陆这边,无论是主动或被动,也达到三个目标。第一,在咫尺之间(离台湾海岸线最近只有约16公里)实地测试了攻台策略,收集水文和地理等资料,再行检讨,作日后“武统”之用。第二,创造了既定事实,如越过台海中线和军演常态化,可作长期干扰战。第三,领导人进一步巩固权力。

(2)中美早晚对决 但不会短期出现

──按此态势发展,东西阵营进一步对垒和碰撞,以利益板块为凝聚(含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对撼,以至中美对决,早晚都会出现。关键是碰撞到哪个程度?是两败俱伤?还是一方得胜终止恶斗?是玉石俱焚?还是互相懂得收掣?无人能知,但眼前的乐观因素不明显。

──不过即使中美对决,也不会短期内出现,因双方均未有足够的致胜能力和准备。如果对决变成持久战和消耗战的话,对双方眼前的迫切需要也毫无好处。所以美国的如意算盘是:促使两岸关系紧张甚至出现有限度的军事冲突,然后在全球发动针对大陆的金融战和超限战,或挑动大陆内乱(包括政军关系),那么美国就可以减少代价。否则时间越长,大陆的条件越强,美国就越难占优。

中国大陆的最佳战术则是,在保持政治和军事张力下充实自己,但关键仍是忍而不发,不作冒险和急功近利,再耐性地等15至20年,待中美实力进一步拉近,徐图后计。不过,现代政治不能忽略现代化谋略,这倒是必须内省和清醒的问题。

──谈到现代化谋略,人民和人文元素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大陆在这方面的发挥(即使从权术和技巧层面看)远不及台湾,这不单是宣传和舆论战,而是实在的基本和根本问题。所以不要迷信武力,即使有机会师出有名(例如反“台独”,惟性质仍是内战)及有能力“武统”台湾,但也要付出沉重的民族代价(与民族复兴的原意背道而驰),同样可能引火烧身。

(3)两岸鹊桥难再架 自毁香港“润滑剂”

──台海军演后,香港高官齐齐表态支持,责美不是,骂台不该。此举过去甚少出现,有建制派认为这才是正常。但反观大陆各省市,也没有纷纷表态;澳门也只是一份特区政府声明,而不是各高官逐一表忠。难道这又是大陆和澳门“不正常”?

不过,我又无意贬斥香港高官,因为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外界隐隐感到背后似有一种动员、组织,或者精神感召的力量,他们不敢怠慢,才会不约而同统一表态。至于力量何来?不得而知,也无须知道。总之,这说明香港政治文化已比大陆“先进”,担心慢了一步就落后于形势,更落后于同路的竞争对手。但是又有多少人理会,这种泛政治化的表现将对一国两制有何负面影响呢?

──回顾昔日香港在两岸沟通的角色,实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马英九以台北市长之名访港,各方努力分别在港成立“协进会”和在台成立“策进会”(类似两岸的“海协会”和“海基会”)。此外,还有很多后来才透露出来的接触(包括在陈水扁年代),都是在香港进行。香港这种“润滑剂”作用,今天已荡然无存。北京指摘完全是台湾(尤其是民进党)的责任,但如果冷静思考,大陆和香港有没有同样雪上加霜?

──所以不宜从循环不息的怪圈中寻找“关系恶化的原点”,倒不如从这个怪圈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原点。眼前,香港无须主动跟随大陆对台湾施压(例如限制百多种食物进口),大陆也无须间接促使香港跟随,破坏台港之间的贸易。即使香港已经“凤台枉设葡萄酒”,但稳定两地关系,必定对稳定两岸关系有好处,更不会引致“愁云战雾罩南天”。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