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官管治衰败 香港最深的深层次问题

时间:2020-01-11 09:4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作者:周永新

政府宣传短片呼吁港人重建香港,但依笔者所看,在重建香港之先,首先要做的,是重建港人对政府的信心。市民不信任政府,政府推行的措施怎会顺畅?市民与政府不能同心同德,香港怎会“明天会更好”?

市民为什麽对政府的管治没有信心?市民不信任政府,并不在反修例风波才开始;自林郑月娥出任行政长官以来,各项调查均显示,市民对特首和她管治班子的支持、管治能力、施政成效,已有从高位逐渐下滑的趋势,反修例风波只是把市民对政府的信任推至更低,而且不知何时才会到谷底?

换言之,市民对特首和政府缺乏信心,是一连串施政失误所造成,并不能把问题全部归咎反修例事上;特首和政府在修例工作上的缺失,只是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政府的管治毛病一下子完全表露出来,使市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出现断崖形式的下挫。这样,从林郑出任特首以来,特首和政府做了什麽事使市民失去信心?

逆民意而行造成重大伤害

第一,是政府施政不聆听民意。关于这方面,笔者在本栏已讨论多次,一些观点不再重複。政府在聆听民意上所犯的错,并非单纯的把市民的声音当耳边风,而是知道民意之后,仍是逆民意而行,造成的伤害更大。

特首和政府怎样逆民意而行?以反修例风波为例,2019年6月9日过百万市民上街游行抗议,政府还继续按照程序提交修例草案,根本不把市民的声音放在眼里,也不屑向市民解释,唯一理由是陈同佳案必须及时处理。但既有过百万市民反对修例,为什麽政府不理会,仍坚持修例?背后是否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另一种不听民意的做法,是谘询民意后却不跟从。政府成立土地供应专责小组,并公开的邀请市民就土地供应提供意见,但在土地供应专责小组还未提交报告之先,政府已公布“明日大屿”发展计划;这样,不但架空了土地供应专责小组的工作,还使市民觉得自己受骗、做了“傻瓜”,严重的伤害市民对政府的信心。

第二,是政府的诚信受到市民的质疑。有些评论认为,现届政府的诚信已临近破产边缘。政府真的没有诚信吗?首先,笔者并不认为,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是一群没有诚信的人;现任司局长中,笔者认识的,差不多佔了一半,虽不算什麽深交,但从过往接触中,我相信他们都是做事有原则和诚实的人。这样,为什麽这麽多市民觉得政府没有诚信?当然,市民对司局长的印象,不会看他们个人的操守,而是他们在负责的政策范围内,有否真心说话?又有没有就政府推行的措施,诚实的向市民交代?明显地,在现届政府两年多的管治里,市民并不觉得司局长真诚的与市民对话,也没有诚实地向他们交代。

市民的感觉是:司局长在公开回答问题时,常常是言不由衷。远的不说,就以最近两个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政策作为例子:第一个,是房委会于上月发表的《长远房屋策略》报告(详细分析可参考香港社区组织协会的〈长策5年回顾——房屋供应束手无策〉,《明报》观点版,2019年12月23日)。关于这份报告,市民感到惊讶的是,预期的公营房屋供应竟然不加反减;运房局长的解释是:根据统计处提供的数字,香港未来的住户数目将减少。这或许是事实,但听在市民耳里,总觉政府无心增加土地供应,所以降低对房屋的需求,结果轮候租住公屋的时间愈来愈长。

政府不守承诺就是说谎

第二个,是《2018年香港的贫穷状况》报告。市民的印象是:香港的贫穷人口愈来愈多,从2009年的134.8万增加至2018年的140.6万,就是把政府各项扶贫措施计划计在内,贫穷人口仍超过100万,而2018年较2017年增加1.5万人。劳福局长自有他的解释,例如老年人口增加等,但市民觉得,如果政府愿意加大力度扶贫,香港贫穷人口的数目怎会愈来愈多?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见市民对政府的房屋和扶贫政策,可能理解不足(他们不是专家),但负责的官员在解释有关数字时,为什麽不从市民的角度出发?就是房屋需求略为减少、贫穷人口维持平稳,为什麽官员不可以承诺,政府仍会努力不懈,务求增加房屋供应和扶贫订下的目标都可以早日达到?现在官员强行辩解,只会令市民觉得,他们只望推卸责任,过往的承诺都是谎言。

第三,是政府做事欠缺透明度。笔者并不期望政府事事开诚布公,毕竟很多政策的制订都需要经过冗长的程序,不能从开始便让市民得知。但关乎民生的政策,市民的参与十分重要,如果政策到了最后一刻才公布,或政府故意隐瞒相关资料,市民怎会明白政策的目的?不明白,又怎会支持?以「明日大屿」为例,市民正期待土地供应小组提交报告之际,政府却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推出明日大屿发展计划;政府做事这样欠缺透明度,事事把市民蒙在鼓里,市民怎会信服?到了《逃犯条例》的修订,整件事件市民知道的不多,政府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蒙骗市民,市民怎会对政府有信心?

政务官管治犹如性能衰败的老爷车

说到这里,笔者真的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有什麽建议,叫市民恢复对政府的信心。“一国两制”还有27年要走,港人可以期望现届政府领导他们「重建」香港吗?林郑的政府能够完成馀下任期已是奢望,她和她的管治班子哪里有能力令香港重新振作起来?林郑政府到了这个地步,笔者不禁慨叹:由政务官(AO)组成的管治阶层,他们在“一国两制”下发挥的角色,是否已成为一种过去式?

特区成立快23年,政府由政务官管治,特别是4位特首中有2位由政务官出任,其中成败,历史自有公论,政治学者也会有他们的分析和结论。不过,政务官那套传统的管治方式——自以为是的原则和立场、官僚的议事态度、不顾民意的决策过程、不肯认错的官场文化,就算不至于成为香港今天困局的罪魁祸首,也明显失去带领港人重建香港的能量。政务官的管治,笔者看来,犹如一辆性能衰败的老爷车,就是不被时代淘汰,已成为香港最深的深层次问题。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