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北京该担忧制造业出走越南吗?

时间:2022-06-28 07: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徐乐

“下注”越南——这是近期一些跨国公司和投资者所采取的动作,中国也因此失去了工厂订单。不过,对中国和越南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双赢的局面:随着中国经济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像越南这样拥有年轻且相对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刚好可以填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缺口。

今年第一季度,越南经济出人意料地迎来令人欣喜的开门红。与去年同期相比,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5.03%,而去年的增长速度仅为4.72%。根据越南国家统计局数据,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就增长了14.4%,超过同一时期中国的10.7%。

与此同时,亚洲最具影响力的商界人物、香港首富李嘉诚,最近撤出在英国的资产,将越南作为下一个投资目标。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都是他的主要投资项目。这让人越来越相信,越南今后在经济增长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越南高速的经济增长让各界颇为意外,同时也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企业的关注。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越南正在复制中国高速发展经济的路径,越南的制造业处于一片繁荣。相比之下,中国却面临制造业外流、工业转型升级以及外部的巨大压力。

2020年,中国制造业占GDP的38%。中国须要担心大量工厂订单流向越南等国家吗?这又会对亚细安其他成员国带来什么影响?目前来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对完整的供应链、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制造业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如今,由于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一些外部压力,制造业外流的情况无可避免。

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中国制造业外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根据市场和消费者数据门户网站Statista的数据,截至2020年,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从2010年的每年3.07万元人民币(约6200新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年8.28万元人民币。

人工成本决定企业生产成本,一般来说,低廉的劳动力会给企业带来较高利润。因此,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在劳动力成本过高的地方建厂。一旦成本过高,企业就会裁员,采用自动化技术,或者搬迁到成本更低的地方。由此可见,越南作为投资目的地,对企业吸引力越来越大。人口年轻、不断增长且相对廉价,因而迅速成为制造业外包生产的最佳选择。

中国也曾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年轻廉价的劳动力。但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1980年代,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严格限制了每个家庭的子女数量。虽然这项政策已被叫停,甚至转为推行三胎政策,但根据最近数据,中国出生率仍然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中国人口结构因此改变。

此外,劳动力人口减少以及大学教育普及,使得中国年轻人对工作的想法也发生改变。现在,年轻一代不愿意长时间从事流水线工作,他们更喜欢一些灵活、对体力要求更低的工作,比如快递服务行业。而工厂里,那些重复且枯燥的工作恰恰是他们最不想做的。一般来说,当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情况不符合一个行业的需求时,该行业便可能转向一个新的目的地。

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

另一个导致制造业外流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了在2025年之前全面提升制造能力,中国去年出台了一项综合性计划,希望从一个劳动密集型国家转型成一个技术密集型强国。因此,与纺织、玩具、服装、鞋类、家具等传统制造业相比,中国出台更多政策来支持高端制造业,例如机器人、航空发动机、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表示会适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因为中国目前正专注于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寻求更加平衡的发展。这表明,中国正打算把价值较低、劳动密集型和环境不友好型的制造产业交给其他国家。

例如,从2019年到2021年,苹果公司整合了供应链,将价值链最末端——最后的组装环节,从中国转移到越南。但与此同时,苹果在其供应链上也新增14家中国大陆供应商,提高对中国供应商的信赖度。根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这些企业大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中间产品制造商,专门生产光学元件和连接器,能够带来较高的价值。

三星电子也是一个例子。三星已将大部分简单部件(音频、视频和印制电路板(PCB))和组装生产线从中国迁到越南,并且把大部分知识密集型工作迁回本国,而那些生产链的中间环节和半成品则留在中国。在三星电子供应链中,中国的比重约为13%。

此外,中国本土电子产品崛起也是相关产业链转移至东南亚的原因之一。三星逐渐失去中国市场份额,例如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华为、OPPO、Vivo和小米占据了66%的市场份额,苹果占据22%,而三星等其他品牌的电子产品所占市场份额非常小。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比起洋品牌,他们更青睐本国电子产品。

贸易战与“清零”政策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美贸易战的确给中国制造业造成沉重打击。目前,美国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25%的关税,对另一部分价值112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征收7.5%的关税。这直接导致中国减少对美出口,其他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不得不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另外,关税的提高也让一些企业将生产环节迁出中国。

除此之外,美国以及一些国家的企业提出“中国+1”战略,即将业务扩展到其他国家的多元化战略,避免只在中国投资。之所以会制定这一战略,主要是因为中美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冠病疫情防控造成的边境关闭。上海近期的封锁也严重扰乱全球供应链。根据调查公司Resilinc的分析,封锁上海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贯穿整个2022年,甚至更久。

中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导致港口运输大幅减少,产量也大幅下降。最终,许多制造商不得不竭尽全力应对成本上升、运期延误和货物积压等问题。封锁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中国半导体季度产量出现2019年初以来的首次下降。此外,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表示,上海五家主要汽车公司的4月份产量较3月份下滑了75%。

东南亚应抓住机遇

从4月份的中国相关经济数据来看,防疫政策对制造业和其他行业的负面影响已经有所体现。根据CNBC新闻报道,4月份,中国的工业生产比去年同期下降2.9%,零售额也同比下降11.1%,这要比路透社预测的6.1%降幅还要高。此外,中国31座大城市的失业率在4月份也攀升至6.1%,创下历史新高。严格的防疫政策也令许多制造商开始担忧,在某种程度上,一些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商业信心受到重创。短期来看,制造型企业可能无法立即迁出中国,因为迁移成本较高;但长远来看,企业必须寻找中国“替代地”,因此东南亚国家可能会成为这些企业的下一个最佳选择。

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低端制造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也可说是发展的自然结果。令人担忧的反而是防疫政策,这可能会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短期内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水平,并进一步加剧全球供应链压力以及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对此,东南亚国家应该迅速认识到疫情和全球供应链危机所带来的机遇,并抓住这一良机发展自身。例如,新加坡不仅拥有稳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还有许多高层次人才,这对科技公司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新加坡未来有望成为亚洲的硅谷。越南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企业提供年轻而廉价的劳动力,将自己发展成为一个全新的制造业中心。总的来说,各国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正确的发展道路。

文章英文版首发于联合早报旗下英文网站ThinkChina

原文标题为Should Beijing worry about the exodus of manufacturing from China to Vietnam?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策略与政策系讲师

本文观点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机构

相对完整的供应链、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制造业方面保持领先地位。但如今,由于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一些外部压力,制造业外流的情况无可避免。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