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北京长峰医院大火中的危机应对方式

时间:2023-04-21 08: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北京市丰台区一家私营连锁医院,本星期二(4月18日)中午12时许发生大火,造成29人遇难,大多数为病患。

这是北京多年来伤亡最严重的一场大火,涉事长峰医院的正副院长、医院内部改造施工公司人员等12人被认为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警方刑拘。

然而,更让人震惊的不是火灾的严重,而是火灾消息迟至事发八小时后,在官媒发出简短报道后才为人所知。在人人皆有手机的信息时代、在有2000万人口的北京,一整个下午,长峰医院火灾仿佛未曾发生一般,连社交媒体也几乎无声无息,陷入信息真空。

我的同事也是在晚上8点多,在官媒报道后,才在朋友圈里看到消息。“这么大的事竟然全没人知道?”同行们相当震撼。上网搜索,新浪微博热搜榜依然充斥着娱乐八卦,诸如明星鹿晗在成都被偶遇、窦骁何超莲在峇厘岛结婚,都是些远离公共利益,和民生疾苦八竿子打不着的花边琐事。

据说,微博当天下午5点多确实有一条网民帖子“长峰医院着火了”,还配有消防车与警察的照片。这则“孤贴”的关注者是个位数。

难道是中国网民都不关心火灾新闻?不大可能,更可能的是中国官方对于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内的舆论控管,已娴熟得让人惊叹。有同行点评,官方“徹底秀了一把管控能力”;也有人推测,社交媒体的过滤机器是不是经历了升级换代?中国网民与社交媒体这回是完败在地。

不可否认,北京以及全中国各地,从官方到民间对于重大火患都是有特殊记忆的。火灾是社会高度敏感话题之一,它往往会触发弱势群体的居住权益、社会公平正义、城市治理水平、安全隐患排查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

北京最近一次重大火患,是2017年11月18日的北京市郊大兴区一栋廉价出租公寓大火,夺去19条人命。近期内全中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场火灾,则当属去年11月24日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公寓大火。乌市高层公寓大火造成10死九伤,许多人将造成严重的伤亡归咎于官方严苛的防疫措施,阻碍了救援与民众逃生。在中国尚在动态清零阶段的当时,那场大火引爆了全国性反封控“白纸运动”,对中国政府构成压力。

这些让人记忆犹新的事件,可能直接影响到北京市领导层在应对长峰医院火灾时的行为与决策,深怕出现疏失,影响到“首都安全稳定”。于是,人民的知情权就被推到重要性排序的后端。不只是一般市民不知情,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的病患家属也是晚上看新闻才知道发生火灾,整整七八个小时里,医院连个电话也没有打去通知他们。

当然,官方不只是监管舆论而已,他们在事发后也做了不少工作。据官媒报道,北京市一二把手、市委书记尹力以及市长殷勇18日都赶赴现场指挥工作,召开现场会调度善后处理等工作,随后分别前往医院看望慰问受伤人员,当晚就召开会议调度后续处置工作。

隔天(19日)上午,北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细致稳妥做好善后,动员部署全市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并且要求“深刻反思”。当天中午,北京市举行情况通报会,官方这时已准备就绪交代情况,丰台区副区长李宗荣还在直播镜头前表示“深感自责和内疚”,代表丰台中共区委和区政府向全市人民道歉。可惜,他全程低头念稿,完全看不到任何表情。

同日,几家非北京市管的中国媒体开始发出现场深入报道,为读者提供官媒以外的视角,包括医院内部过火情况,救援与逃生情况,家属的焦虑,也批评许多机构对消防管理重视不足。然而,这个报道热度和空间能维持多久,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外界不知道,官方会不会认为这次的舆情管控很成功?在重大事故发生的最初混乱时期,先遏制住了消息散播,同时有条不紊应处,最终在社会情绪没有引爆前,就安然度过了危机。回头看是如此,但如果这成为官方应对突发事件的固定模式,民众知情权长期被牺牲,就不会产生负面效应吗?比如,若信息不公开透明,最后的处置结果是否公正会有公评吗?能充分让社会大众信服吗?

回想起来,中国微博上愈来愈看不到社会热点话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天的局面是这两三年来一直悄悄演进的结果,只是在这次长峰医院大火事故中特别凸显、醒目而已。结果,社会公众包括中国媒体人都愈来愈缺乏动力关心公共议题,这种冷淡、冷漠不是好现象。

为政者有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但是社会享有知情权也是进步的标志。想象这个画面:下次突发事件出现时,官方不是主要靠“控”,而是在信息充分流通的情况下,依然能有效与社会沟通,享有高公信力,安抚社会情绪,这个期望会太高了吗?

赞一下
(22)
91.7%
赞一下
(2)
8.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