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监督媒体与 “刺猬效应”

时间:2021-11-09 07:2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早点

港澳突搜

香港在九七年回归后能否落实新闻自由,一直是国际社会判断香港有无实行一国两制的重要标准之一。香港外国记者会(FCC)上周公布调查,指逾八成受访的记者会员在《香港国安法》生效后感到工作环境恶化,自然而然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

由于FCC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随即在同一天罕见发表声明,警告FCC“立即停止以新闻自由为名诋毁香港法治”。远在北京的中国外交部翌日更接力直接质疑调查数据,指驻港外国媒体的外籍员工人数截至今年4月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两成。

不消说,香港一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即使是九七回归后依然如此,是全球新闻自由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在香港成立媒体并不需要向政府申请牌照,近年当地的网络媒体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暴发。

然而,香港宽松的新闻环境也容易衍生出弊端。在前年的反修例运动中,就多次出现媒体和警察冲突的场面,多次有人假冒记者混入示威人群阻止警察工作。最夸张的是有个13岁男童自称是记者,独自进入示威现场采访。

随着反修例风波在去年上半年渐渐平息,港府多次表明会加强监督和管理媒体。其后,当局果然连番出手,包括整顿香港电台、警方不再承认媒体工会发出的记者证、运作已有26年的《苹果日报》停业,以及特首林郑月娥多次在不同公开场合提及正着手研究就假新闻问题立法。一时间,香港新闻媒体界风声鹤唳。

在过去一年,除了陆续有多家外媒缩减在香港的规模,不少立场亲近泛民的香港网络媒体如Winandmac

Media也采取类似的措施,其他网媒如“852邮报”则下架新闻影片,避免遭控违反《香港国安法》。

最新的消息是,在反修例运动期间成立的反对派网媒“加山传播”,上周公布在权衡风险后决定实时遣散所有香港员工。至于另一家反对派网媒“立场新闻”,总编辑锺沛权日前也宣布因家庭原因辞任总编辑一职。锺沛权的妻子为《苹果日报》前副社长陈沛敏,她早前被当局以串谋勾结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罪拘捕,目前仍还押狱中。

诚然,新闻机构并不是法外之地,绝不能以“传媒机构”名义作挡箭牌,免于法律的惩处。但就《香港国安法》实施后一年以来的观察所见,港府对新闻媒体监管的范围不断扩展,除了成功规管并解决了一些新闻乱象,许多传媒由于面对模糊的“红线”,也越来越自我审查。当局在这个时候或许要注意其“刺猬效应”。

所谓“刺猬效应”,是源于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刺猬所做的一个实验:十几只刺猬在寒冷冬天被放到户外的空地上,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刺猬们不得不分开。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刺猬们于是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刺猬效应”强调人在人际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理论其实也可以应用于国安法后的港府和媒体之间的关系。从当局角度而言,媒体若不受监管,就很容易出现像两年前反修例风波的乱象: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政府过度的控制媒体,也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香港传媒在回归20多年以来,虽然不时引发争议,但大部时间一直扮演着监督政府的角色。一旦当局过度监管,舆论就会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是集体失声,不敢监督政府和批评政府施政。这无助于执政者纾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

其次,假如政府的施政团队都是持同一理念,在群体中持不同意见的少数成员为了尽快达成共识,往往会抑压自己的意见去迁就主流意见,结果就会换来“团体迷思”。这个时候,作为第四权的媒体如果也噤若寒蝉,没有反映真实的民意,后果便是极容易引发当局出现连串决策失误。

最后,近年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以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香港长期以来都是中西文化的交汇点,正好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桥梁。香港媒体一旦“清一色”,公信力难免会大减,不利中国对外宣传的工作。

换言之,香港媒体在落实新闻自由的过程中不应离开“一国”的大前提;而港府在监管媒体的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彼此舒适,否则只会刺痛双方,随时得不偿失。

赞一下
(12)
44.4%
赞一下
(15)
55.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