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至君:香港人才或现空巢化 切勿浑然不知

时间:2022-05-20 10: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中评社

作者:郭至君

近期以来,关于香港人才外流的问题,社会舆论忧心忡忡。香港总商会、外资企业、各个猎头公司纷纷指出香港正在遭遇自1990年代初以来最大规模高学历人才外流的问题,甚至断言,香港在未来五年内将失去其吸引力。中评智库大数据中心日前经过数据分析指出,这样的言论不一定属实,但是香港目前人才外流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而且从长远来看,香港出现了“人才空巢化”的迹象。我们认为,香港特区新一届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空巢化”,并尽最大努力来积极应对。

首先,香港人才“空巢化”不仅仅是人才外流问题。

在疫情影响下,香港人才外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日前在抗疫记者会上也实事求是承认这一现状。但是中评智库最先提出的香港“人才空巢化”这个问题,就不仅仅是外流这个单一问题。 “人才空巢化”涉及人才的培养、使用、留住等等方面,当前最突出表现在三大方面:第一,香港本地专业人才外流趋势加剧;第二,中国大陆在港人才因政策歧视难于扎根香港;第三,在国际人才大竞争的潮流中香港缺乏更加包容、更具魅力的吸引政策。

这就导致了香港出现了这样一个怪圈:香港的大学在国际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可以大量培养人才,但香港社会却留不住自己培养的人才。更加严重的是,香港本地青年学生大多数在读完本科之后就中止了继续教育,选读研究生者少之又少,在香港生存不需要高学历几乎成为了社会共识。再加上原有人才老化与退化,新科技新产业的人才却空白化。诸如此类,香港就会逐渐变成一个人才“空巢”,其负面作用不仅会停留在经济层面,还会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活力。因此,在面对人才外流加剧的问题时,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人才空巢化”,才是重中之重,新一届政府务须高度关切并拟出具体办法积极应对。

第二,香港政府对在港大陆人才存在政策性歧视,切勿浑然不知。

我们发现,目前香港不断在争取大陆人才赴港工作,但是对大陆人才却存在非常严重的歧视政策,这又是一大悖论。大陆赴港人才最终取得居留权的比例非常低,当中一定有政策歧视的问题。具体来讲,大陆人才最感无奈的是,无论在香港工作了多久,只要不拿永久居民证件,他们在香港购房定居就需付出额外15%的买家印花税;又如,在疫情期间香港政府对全民发补助津贴,但是对这类大陆人才则置之不理,毫无表示,尽管这些大陆人才早已经是纳税大户,是香港各行各业的中坚;大陆人才因为有大陆教育背景,在香港就成为非我族类,难于加入香港公务员体系;大陆的高等教育学历在香港不仅没有得到尊重与认同,还遭受不当歧视,如此等等,都与政府政策中存在的歧视性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这些高学历、高技术能力的大陆人才是推动香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但因为政策的歧视,令他们自称为“港漂”,总觉得自己在香港依然是个漂浮着的个体,对香港存在无法消除的疏离感乃至反感,久而久之也逐渐失去了在此扎根的想法。我们以为,不管是哪里来港的人才,都应该是“唯能力论”,但是大陆人才占最大的比例,不可忽视。消除政策歧视,最大程度发挥大陆人才的作用,是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无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必须审视修正相关歧视政策。

第三,港府应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政策应对激烈的人才国际竞争。

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世界各国为了自身发展都在想尽办法吸引人才。但纵观目前香港的人才政策,除了低税率制的吸引力比较特别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方式与方法来应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但以香港人最热衷的移民目的地英国为例,最近英国政府就宣布将对目前的签证制度进行改革,并计划推出三款全新的移民签证,分别是面向快速增长企业的企业扩增签证、面向名校毕业生的高潜力人才签证、升级版创新者签证,雄心勃勃要把英国打造成对全球高技能人才和企业家最有吸引力的国家。可见,在这个全球人才争夺战的时代,香港不应该继续孤芳自赏,而是应该大胆创新,采用更具有吸引力的相关政策吸引国际人才。

事实上,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香港的部分,不管是“一如既往推进香港的四个传统中心持续发展”还是“提升、建设和发展四个新兴中心”都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投入。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日前也在媒体答问会上表示,香港有多个优势,与全世界接轨,而且是一个多元社会,机遇无限。因此,我们希望,香港能尽力展示自己拥有的优势和机遇,广纳贤才,善待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力防“人才空巢化”,让新时代的人才推动香港走入新时代。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