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美狙击商汤 科技脱钩激发创新

时间:2022-01-09 09:5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台湾《旺报》社评

 

中国大陆人工智慧巨头的商汤科技,被美国列入禁止美国人投资的“中国军工企业”黑名单之后,被迫暂停香港的上市计画,但随后不久在2021年12月30日挂牌,股价一路飙涨,一度升逾23.12%,收盘涨幅收敛至7.27%,来到4.13港元(0.72新元),创下香港股市7月中以来,规模5亿美元(6亿7800万新元)以上IPO的最大单日涨幅,商汤成功上市意义重大。

陆AI四小龙列美黑名单

成立于2014年的商汤科技,与旷视、云从、依图并列为大陆“AI四小龙”,其主要产品用于智慧城市、监控和自动驾驶等领域。2019年美国商务部以中国政府在新疆运用商汤科技开发的人脸辨识系统监控维吾尔族为由,将其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不过大陆内需市场庞大,商汤业务并未受太大影响,并且还有能力将业务拓展至60多个国家,凸显其在AI方面的技术优势。这次上市虽受美国制裁影响,股票发行价被压低,但整体融资规模没有明显缩减,显示资本市场对商汤的信心。

2021年6月,拜登政府以“应对中国军工企业威胁”为由签署行政命令,将投资“黑名单”扩增至59家陆企,12月10日加入商汤之后,旋即于12月17日再增加八家,一口气纳入了上述大陆“AI四小龙”的其余三家。美国对大陆AI企业出手,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大陆在该领域的发展令美国倍感压力。

美国至今仍占据AI领域霸主地位,但大陆进步快速,并且美国谷歌、微软等握有大数据及AI技术的企业,因顾及自身的商业利益及商业道德上的考量,不像大陆企业那样愿意与政府合作,导致美国在这方面发展的劣势。曾任美国国防部第一任首席软体官的Nicolas Chaillan(沙朗)就指出,美国已经在AI之战中输给了中国。

美国对中国发动科技战,确实让一些陆企出现阵痛,营收大幅下滑,甚至面临“断供”困难。但这亦锻造了不少陆企的承压能力,愿意以更长远的战略思维规划企业发展,更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华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年多来,华为承受了美国持续的全方位针对,手机业务被迫按下“暂停键”,企业营收损失巨大。然而,华为并未放弃未来,反而保持创新投入,专利授权已逐渐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

去中国化反成去美国化

整体而言,美国的针对反倒令创新成为社会的高度自觉。近年来,大陆企业界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2018年超1.9兆元(人民币,4000亿新元)、2019年超2.2兆元、2020年超2.4兆元。以半导体产业为例,由于美国的遏阻,大陆业界更加重视本土替代,投资与研发力度均不断加强。美国试图以“脱钩”阻止大陆科技发展,大陆以投资与研发回应美国。

科技“脱钩”是对美国的自损,也是对全球化世界的重创。美国商界反对政府以“脱钩”思维遏中,其理由甚为清晰:“去中国化”的结果就是“去美国化”。一方面,美国“封锁”的一定是高技术含量产品,美国企业研发成本高昂,离不开大陆庞大市场提供盈利支持。切断美国进行有效竞争所需的思想、人员、技术和供应链,也将破坏美国的创新。美国商会2021年度报告预估,若中美半导体行业全面“脱钩”,将引发美国生产总值下降1240亿美元,相关员工收入减少460亿美元。

美国强行与中国“科技脱钩”,更严重的后果是催生分离的国际技术体系,这将是对全球产业链的重创。美国商会上述报告还指出,“脱钩”政策实际上会促进大陆加快自主科技研发的步伐,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强制性地将美国技术从大陆剥离,可能催生出分离的国际晶片体系,一个体系基于美国技术,另一个体系基于大陆技术,就全球化而言,以美国为主导的单体系当然好过双体系。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利益深度交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发展是市场规律和企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推动“脱钩”、以政治力量强行改变经济规律是不现实的,无法解决本国自身问题,也会损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美国应从这次“狙击”商汤未遂中反思“脱钩”政策;大陆也应以更开放之态进行自主创新,推动建设更公平、普惠的全球化。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