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文端:投票率误区与建制派“全胜”陷阱

时间:2021-12-15 08:5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作者:卢文端

立法会选举已进入最后倒数,社会上最关注两个问题:一是投票率高低;二是非建制派能否得到议席。有不少舆论说,投票率会很低;也有人说,建制派会“全取”立法会90议席,非建制派可能“剃光头”。对于这两个问题,本人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其一,投票率之争已被引入“圈套性误区”:立法会选举被说成新选制“公投”,极有可能出现的低投票率被定性为对新选制的否定表态,这不仅不符合事实,而且对那些并非因为不满新选制而不投票的选民不公道,对新选制更是极之不公,必须厘清是非,走出误区,还新选制一个公道。其二,建制派所谓“全胜”是陷阱,不仅会陷新选制于不义,令全国政协副主席、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所说的“五光十色”“黯然失色”,而且正是西方势力所期待得到的、可用来攻击新选制“清一色”的“好材料”。我们不可忘记,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新选制下的首场立法会选举,不应该出现这种建制派“全胜即输”的结果。

不可将立选说成是新选制“公投”

本来,在立法会选举过程中讨论投票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的问题是,投票率的讨论一开始就已经被人刻意工具化,变成用来打击新选举制度的“利器”。中央已经认定,香港内外的反中乱港势力,肆意抹黑、攻击新选举制度,煽动投白票、杯葛选举,使用有目的、结论先行的民调等等,力图令市民失去投票意欲,拉低投票率,他们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用极低的投票率攻击新选制没有认受性。事实上,敌视新选举制度的势力一直抓住投票率做文章,极力将今次立法会选举塑造为对新选制的“公投”,让人误以为投票率低就是市民抵制新选制。香港的投票率讨论,实际上已被引导进入了这个“圈套性误区”。这才是问题的要害和严重性所在。

虽然说,确实有一些选民因为受到各种影响而对新选举制度有看法,不会去投票,但笔者也了解到,有相当数量的选民缺乏投票的动力,并非因为对新选制不满,而是由于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这里面有过去投票给传统泛民的选民,也有建制派的支持者。笔者初步观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香港本来就是一个经济城市,市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并不高,只是这些年来被极度的泛政治化裹挟,投票率才屡创新高。现在,新选制从制度根源上对泛政治化釜底抽薪,社会两极撕裂的激烈对抗氛围骤然冷却,市民失去了过往那种参与选举的热情,投票率随之下降,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新选制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选举委员会重新构建和增加赋权为核心,在立法会中大幅度增加了间接选举的比重,相应减少了地区直选的分量,原来全港直选的5个“超级区议会”议席也取消了。与往届相比,今次参与直选的候选人,无论人数还是知名度,都大不如前,动员能力和竞争程度,更是不能同日而语,投票率大幅度降低,是可以预知的结果。

第三,不少选民过去积极投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阻止那些反中乱港的“揽炒”分子当选。现在,新选制已将反中乱港分子拒诸门外,能够“入闸”的都是符合爱国者条件的参选人,一些选民的投票动力也因而减弱。据了解,今年选民登记人数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超过30万,其中很多市民就是因为深受“黑色暴乱”之苦,他们登记做选民大都是出于对反中乱港分子的愤怒。现在面对反中乱港分子不可能参选的新形势,他们中的不少人也失去了本来的投票冲动。

从以上粗略的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新选制下第一场立法会选举出现低投票率是必然的,也可以说是正常的,对投票率有过高的期待,反倒是不切实际的。

第二,低投票率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将低投票率简单归结为是对新选制不满,藉此否定新选制,是扭曲事实,别有用心,必须予以反击。

需要强调的是,中央对于香港的新选举制度充满制度自信,决不会因为立法会选举投票率的高低而有所动摇,更不因为外国势力的攻击而作出改变。夏宝龙在最近的讲话中,强调立法会选举对于落实“爱国者治港”的重要意义,呼吁香港市民积极参与投票,不仅体现了中央推动香港发展民主和实现良政善治的善意和诚意,也表达了坚定不移全面实施新选举制度的决心和意志。

建制派“全取”议席是“全胜即输”

新选制已为非建制派预留了空间和议席,不仅保留了部分泛民占有优势的功能组别的个人票安排,更在香港社会特别重视的地区直选中,采取“双议席单票制”的安排,让非建制派能够占据地区直选的“半壁江山”,取得20个直选议席中的10席。

必须指出的是,中央强调“爱国者治港”不搞“清一色”,不仅仅是表现为参选过程,更要在选举结果上面体现出来。只有选出的议员有适当数量的非建制派人士,才可以说是真正落实中央不搞“清一色”的要求。如果出现建制派“全取”或几近“全取”90席的“清一色”结果,显然不符新选制本意,有违中央要求。

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西方反华势力使出各种手段干预香港立法会选举,就是要令非建制派支持者不出来投票,令参选的非建制派人士“全军尽墨”,届时,就能以“清一色”为由抹黑、否定香港的新选制。建制派“全胜”,正是敌视新选制势力所设计的“选举陷阱”,是西方反华势力希望见到的结果,恰好意味着他们“成功破坏”新选制。显然,建制派“全胜”并非赢,而是“全胜即输”。

应该肯定,非建制派的参选人绝大多数都是比较理性的“忠诚反对派”。本人了解到,有些建制派的社会人士也不希望建制派“全胜”,有建制派朋友甚至呼吁建制派不要“太贪心”,不要“全取”席位,而要拿出“一国两制”应有的胸襟和包容。本人相信,中央并不愿意见到建制派“全胜”,也希望一些非建制派不仅能够参选,而且能够当选,在参与香港治理中发挥应有作用。

让非建制派候选人有机会当选

既然是立法会选举,始终要由选票决定议席得失。“一国两制”下的立法会需要有代表非建制派支持者的议员,以表达他们的诉求,发出他们的声音。我比较赞成民主党成员李洪波近日《明报》文章的说法:“10多位非建制派的立法会候选人,不论他们是否我最喜欢的候选人,但只要他们在竞选的言论中、政纲中,反映了我想讲的说话,我都想他们能当选”,“正基于这个信念,我希望泛民支持者能在12月19日都出来投票,让非建制派立法会候选人有机会当选”。本人呼吁所有选民积极投票,尤其是那些希望立法会有多元声音的选民,无论是过去投票给传统泛民的选民还是建制派的支持者,都可以考虑支持非建制派候选人。

作者是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长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